从异星墓穴带回的蓝色晶片和残缺信息,成为了“启明星-7”残骸内新的焦点。那艘巨舰的彻底死寂,与它最后时刻竭力传递出的微弱信号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在无声地强调着那些信息的重要性。
破译与推演
仲裁者调动了大部分运算资源,对蓝色晶片的微观结构、能量特性以及那段残缺的星图和重复的短语“Kaelen Var Shial”进行全力分析。晶片的物理结构极其稳定,其能量签名纯净而内敛,与已知的任何能量体系都不同,更像是一种高度秩序化的“信息载体”本身。它抵抗一切形式的暴力破解,仿佛在等待着特定的“钥匙”。
与此同时,季青野尝试与“旅者”遗迹的AI“回响”建立连接,共享这部分信息。她推测,同属于上古遗留的智能,“回响”或许拥有更古老的数据库,能识别出这种未知文明的痕迹。
连接建立得异常艰难,能量雾区的干扰依旧强大。但在消耗了相当一部分灵犀储备后,断断续续的链接终于成型。
“数据…接收…”“回响”的意念带着明显的延迟和杂音,“识别…‘织星者’…文明…遗物…”
“‘Kaelen Var Shial’…翻译…近似…‘未熄之炉’…或…‘永恒熔炉’…”
“该文明…擅长…能量固化…与…信息编织…其最高成就…即为…将文明火种…封存于…‘永恒熔炉’…以期…渡过…终末…”
“星图…残缺…无法…精确定位…但指向…‘虚空之喉’…区域…极度…危险…噬光者…活跃…”
织星者文明?永恒熔炉?虚空之喉?
信息量巨大!“回响”的解读揭示了一个擅长能量和信息技术的古老文明,它们似乎创造了一种名为“永恒熔炉”的装置来保存文明火种,而线索指向了一个名为“虚空之喉”的危险区域。
这与“方舟”舰队的信息似乎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呼应——都是关于文明延续的尝试。难道“永恒熔炉”是另一种形式的“方舟”?
“关于‘虚空之喉’和‘噬光者’在该区域的活动,是否有更多信息?”季青野追问。
“数据…不足…‘虚空之喉’…传闻是…空间结构…薄弱点…噬光者…似乎…在…寻找…或…守护…什么…‘织星者’的…‘永恒熔炉’…可能…是…目标之一…” “回响”的信号开始变得极其不稳定,“警告…检测到…异常…空间…探针…靠近…来源…未知…非…噬光…”
链接戛然而止!
几乎在同时,负责外围警戒的虚空潜行者传来了最高级别的紧急警报!
【检测到复数超高速小型物体接近!非能量攻击形态!物理结构,具备空间折叠特性!数量:12!方位:分散包围!速度: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