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场的边缘,并非只有杀伐之气。
特意开辟出的区域内,旌旗招展,那是来自三郡各地,以及乌氏倮、巴清等大商代表的商队旗帜。
他们运来了堆积如山的粮秣、坚韧的皮革、优质的铜铁、以及各种军需物资。
这些琳琅满目的货物,无声地诉说着三郡物阜民丰、财政健康的坚实经济基础。
没有后勤的忧虑,前方的将士才能心无旁骛。
而在更外围,甚至有一些自发前来观礼的士子与百姓。
他们手中或许没有武器,但眼神清明,神态安定。数月来,《大秦典要》的宣讲,“标准契约”的推行,“国家借贷”的实惠,已经让“法为干,德为辅,工为基”的思想深入人心。
他们明白为何而战,相信所扞卫的秩序,这份源自思想的凝聚力,是比任何刀剑都更加坚固的盾牌。
陈平的身影穿梭于军阵、工坊与商队之间,协调着最后的细节。
他如同一位最高明的弈者,确保着这台庞大战争机器的每一个齿轮都完美咬合。
他望向点将台,目光沉静,一切已安排就绪。
张苍立于点将台最高处,玄色大氅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这恢弘而震撼的景象:
左边,是军容鼎盛、与钢铁机关融为一体的黑色军团,代表着无坚不摧的秩序之力。
右边,是林立狰狞、轰鸣待发的墨家机关兽群,代表着超越时代的科技利刃。
后方,是象征繁荣与支持的商队旗帜,代表着稳固雄厚的经济根基。
远处,是目光坚定、心怀信念的士民,代表着深入人心的思想旗帜。
内患已除,根基已固。
他深吸一口气,那气息仿佛吸纳了全场数万人的意志与力量。
所有的筹备,所有的牺牲,所有的创新,都凝聚于此一刻。
他知道,接下来,兵锋所指,将是那些依旧盘踞在外,信奉着旧日神怪、依仗着个人勇力或所谓“天命”的最终敌人——项羽、刘邦,以及他们背后所代表的、与“大秦之道”格格不入的旧时代残余!
历史的车轮行至岔路口,而他,将亲手推动它,驶向那条由律法、秩序与科技开辟的全新道路。
没有慷慨激昂的演说,张苍只是缓缓举起了右手,然后,重重挥下!
如同一个无声的指令,整个校场瞬间被一种极致的肃杀与期待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