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荆用力点头:“明白!工坊已储备了一批曲辕犁和龙骨水车,只待法令颁布,便可就近设立官营点,租售给百姓。另外,我根据一些古籍和实验,改进了几种防治常见疫病和虫害的方子,也可借此机会推广。”
张苍赞许地看了她一眼,这就是他需要的破局之力!
科学与秩序,才是对抗愚昧与混乱最有力的武器。
关于《平准法》、《鼓励工械令》以及涉及税制简化、军功授田细化、诉讼程序公正等条款,众人又进行了反复的辩驳、推敲、完善。
期间,有因理念不合的激烈争吵,有因发现逻辑漏洞的扼腕叹息,更有因想到精妙解决方案的击节赞叹。
案几上的灯烛换了一茬又一茬,负责记录的书吏手腕酸痛,换了好几人。
张苍作为核心主持者,更是殚精竭虑。
他不仅要吸收众人的智慧,还要权衡各方利弊,把握新政的力度与节奏,确保这十二条既能切中时弊,又具备推行的现实基础,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或者因过于激进而瞬间崩盘。
他时而引经据典,以法理服人;时而结合沿途见闻,以事实说话;时而又需动用权威,在僵持不下时做出最终裁决。
整整一个月,在这间看似与世隔绝的屋子里,一场关乎国运的头脑风暴从未停歇。
终于,在一个黎明将至,晨光熹微透窗而入的时刻。
张苍将最后一份修改完毕的纸张,轻轻放在了案几正中央。
那上面,是用工整小篆誊抄的《新政十二条》最终草案。
屋内,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的争论、疲惫,仿佛都在这一刻沉淀。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薄薄的十几页“秦纸”上。
上面凝聚的,是他们一个月不眠不休的心血,是对旧有秩序的猛烈冲击,更是对一个崭新未来的无限憧憬。
张苍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草案的封面,如同抚摸着一件绝世瑰宝。
他的眼神灼灼,仿佛有两团火焰在瞳孔深处燃烧,一个月的疲惫被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使命感驱散。
他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同样激动不已的陈平、墨荆、章邯,以及那三位眼中充满信仰光芒的年轻法吏。
他的声音因疲惫而略显沙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力量,一字一句,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议事堂中:
“此十二条,若能推行,大秦根基可固,盛世可期!”
没有豪言壮语,但这句话里蕴含的信心与重量,却让在场每一个人心潮澎湃。他们参与创造的,不仅仅是一份文件,而是一个时代开启的序章!
“章邯将军!”张苍看向一身戎装的将领。
“末将在!”章邯豁然起身,甲叶铿锵。
“草案已成,事关重大,不容有失。”
张苍将密封好的、装有《新政十二条》草案的铜管郑重递过,“由你亲率麾下最精锐的百人骑队,快马加鞭,直送咸阳宫,面呈陛下!沿途无论遇到何人、何事,不得停留,不得耽搁!”
“诺!”章邯单膝跪地,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铜管,如同接过整个帝国的未来,“末将必不辱命!人在,草案在!”
他起身,没有丝毫犹豫,转身大步离去,坚毅的背影很快消失在渐亮的晨光中。
张苍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带着凉意的空气涌入,让他精神一振。
远处,章邯率领的骑队已然集结,马蹄声如雷鸣般响起,朝着咸阳的方向,绝尘而去。
草案已发,接下来,便是等待始皇的裁决,以及……迎接即将到来的、席卷整个旧有利益阶层的滔天巨浪。
张苍负手而立,目光穿透晨曦,仿佛已看到了那即将到来的、更加猛烈的新政燎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