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大秦总工她只想搞事业 > 第58章 又来了又来了,她今天又要掏出什么新鲜玩意儿

第58章 又来了又来了,她今天又要掏出什么新鲜玩意儿(1 / 2)

“我们试了用您说的模具浇铸法,”铁匠师傅解释道,“但铁水流动性不好,很难均匀布满模具,冷却后又脆,稍微受热不均或用点力,就容易开裂。我们也试着捶打,但现在的铁硬度太高,很难成型……”

顾念一仔细观察着这些“失败品”,心里大致明白了问题所在。秦朝此时的冶铁技术,虽然已经使用了高炉和鼓风技术,能生产出生铁(铸铁),但生铁本身含碳量高,性质硬而脆,缺乏韧性,确实不适合直接用来制作需要承受冷热变化和一定碰撞的炊具。而且,此时的铸造工艺也比较粗糙,对于锅具这种要求均匀薄壁的器物,难度很大。

她沉吟片刻,没有立刻指责或失望,而是对铁匠师傅和围过来的工匠们露出了一个鼓励的笑容:“诸位辛苦了!第一次尝试,能做到这个程度,已属不易。问题不在大家手艺不精,而是这‘铁锅’的制作,确实需要一些特别的材料和工艺。”

她的话让原本忐忑的工匠们松了口气,同时也更加好奇。

顾念一示意大家靠近些,然后开始结合系统提供的知识,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

“大家现在炼出的铁,我们称之为‘生铁’,坚硬,但太脆。要做成耐用的锅,我们需要的是另一种铁,叫做‘熟铁’或者‘锻铁’,它更软,更有韧性,可以像打铜器一样进行锻打成型。”

她看到众人似懂非懂,便打了个比方:“就好比做木器,生铁像一块干硬易裂的木头,而熟铁像一块湿润有韧性的木头,更容易塑形。”

“那如何得到这‘熟铁’呢?”一位年轻工匠忍不住问道。

“问得好!”顾念一点头,“这就需要用到我之前提供的另一种技术,叫做‘炒钢法’或者‘灌钢法’的雏形。”她尽量简化过程,“简单说,就是将液态的生铁水,通过搅拌(炒)或者与其他较纯的铁块(熟铁)混合(灌),让生铁中过多的碳分跑掉一些,或者混合均匀,从而得到性质更好的铁。这种铁更适合锻打。”

她接着又指向那几口失败的锅:“至于铸造,我们也可以改进。模具要做得更精细,内壁要光滑。浇注铁水时,温度要足够高,让铁水流得更顺畅。还可以尝试……嗯,‘离心铸造’的法子?”她想了想,用了个比较形象的描述,“就是让模具快速旋转起来,利用甩动的力量,让铁水更均匀地贴在模具内壁上,这样铸出来的锅壁会更薄更均匀。”

这些概念对于秦朝的工匠来说,无疑是新颖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的。但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从顾念一的描述中,他们捕捉到了关键点:铁的性质需要改变,铸造工艺需要更精细,甚至需要新的方法。

铁匠师傅若有所思:“顾大夫的意思是,我们先想办法炼出更……更有韧性的铁,然后再尝试打造这锅?”

“没错!”顾念一肯定道,“可以先从小块的熟铁开始,练习锻打技术,打造一些小件的工具或者刀剑,熟悉材料的特性。同时,改进铸造工艺的实验也可以同步进行。不要怕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宝贵的经验。”

她又补充了一些细节,比如如何判断铁水的温度(看颜色和流动性),如何改善模具的耐火材料和透气性等等。工匠们听得十分专注,不时提出疑问,顾念一都耐心解答。扶苏也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看着顾念一与工匠们毫无障碍地交流,眼神中充满了惊奇和思索。他从未见过一位“士大夫”能如此深入工匠之事,而且说得头头是道。

一番交流下来,工匠们虽然觉得前路挑战不小,但方向已然明确,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按照顾念一指点的新思路继续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