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咸阳城的百姓和官吏们,在这一天,看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第一站:前往上林苑的马车上
顾念一的马车不算宽敞,如今多了个扶苏,空间更显局促。扶苏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努力保持着安全距离。顾念一则靠在一旁,趁机闭目养神,心里吐槽:“哎,这马车减震真差,颠死了……要是能弄出橡胶轮胎就好了……不过橡胶树在哪儿来着?东南亚?现在去搞有点远啊……”
扶苏偷偷瞥了一眼似乎睡着了的顾念一,心中疑惑:【此人……竟如此不拘小节?在男子面前也能安然入睡?】但他又不得不承认,对方似乎……真的很疲惫。
第二站:造纸坊
马车在上林苑的造纸坊外停下。工坊内热气腾腾,空气中弥漫着独特的植物纤维和石灰的味道。工匠们见到顾念一到来,纷纷行礼,同时也好奇地打量着她身后那位气度不凡的年轻公子。
顾念一熟练地拿起一张新出品的纸张,递给扶苏:“殿下请看,这便是如今造出的纸,比之初次所见,是否更显光滑坚韧?”
扶苏接过,仔细抚摸,眼中露出惊叹。他自幼与竹简帛书为伴,自然深知此物的轻便:“确……确非凡品!此物若能量产,于文教之事,功莫大焉!” 这是他发自内心的赞叹。
顾念一点头,开始介绍流程:“从沤料、打浆,到抄纸、烘干,每一步都需精准掌控。殿下可知,为了找到合适的耐火材料做抄纸的竹帘,工匠们试验了不下百种……”
她话音未落,扶苏的问题就来了:“顾丞,为何定要用竹帘?用细麻布可否?”
“麻布孔隙不够均匀,且易损坏。竹帘韧性好,缝隙均匀,漏水性佳。”
“那这沤料之水,为何要加入石灰?”
“为了加速植物纤维软化,并去除杂质,使纸浆更纯净。”
“去除杂质后,这些污水又将如何处置?直接排放岂不污染河渠?”
顾念一:“……哦豁,环保意识还挺强?”她耐心解释:“已有规划挖掘沉淀池,待杂质沉淀后,上层清水可循环使用或灌溉,沉淀物亦可作肥料。此事正在落实。”
扶苏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思地点头,时不时还提出新的疑问,从原料配比问到成本控制,从工匠待遇问到推广计划。顾念一一开始还能从容应对,到后来只觉得口干舌燥,内心疯狂吐槽:“十万个为什么吗这是?!比甲方爸爸还能问!救命啊!”但表面上还得维持着专业和耐心,一一解答。
第三站:试验田
离开喧嚣的造纸坊,来到相对宁静的试验田。绿油油的土豆苗和挺拔的玉米秆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农官张禾见到顾念一,又看到旁边的扶苏,虽不认识但见其气度,也知身份不凡,连忙上前汇报。
“顾大人,您看这土豆,花开得正好!玉米也已开始抽穗,长势喜人啊!”
顾念一满意地点点头,对扶苏说:“殿下,这便是下官提及的新作物。若试种成功,亩产远超寻常粟麦。”
扶苏蹲下身,仔细查看作物,他甚至伸手轻轻摸了摸土豆宽大的叶片和玉米粗糙的茎秆,动作小心而专注。“此物……果真能亩产数十石?”他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渴望求证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