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六却略显担忧:“可北狄人向来反复无常,若他们日后反悔,我们该如何应对?”
苏晚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魏统领放心。这盟约上写得明明白白,若有一方违约,另一方有权出兵讨伐。再者,我们如今有火药这等大杀器,即便北狄反悔,也占不到任何便宜。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趁此机会,与北狄建立互信,为北疆的发展争取更多时间。”
楚宴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苏晚所言极是。这盟约,我们签!但是在签约之前,我要亲自见见木伦,探探他的口风,看看拓跋烈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当日下午,楚宴在驿馆接见了木伦。二人屏退左右,单独交谈。
“木伦使臣,实不相瞒,本将对此次议和仍有些疑虑。” 楚宴开门见山,“拓跋烈汗刚掌控北狄,正是需要立威之时,为何突然选择与我北疆议和?”
木伦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楚将军既然问起,老夫也就实话实说。我北狄内部,有不少旧部不服拓跋烈汗的统治,蠢蠢欲动。若是再与北疆开战,恐怕会腹背受敌。而且,老夫也亲眼目睹了北疆的军粮储备,那可真是堆积如山啊!再加上贵军拥有火药这种神奇的武器,我们若是开战,胜算实在太小。拓跋烈汗是个明事理的人,自然知道孰轻孰重。”
楚宴心中了然,看来木伦所言非虚。他点了点头:“好!本将相信贵使的话。三日之后,本将将在议事厅举行签约仪式,正式与北狄结盟。”
木伦大喜,对着楚宴连连拱手:“多谢楚将军!拓跋烈汗得知这个消息,一定会非常高兴。”
三日后,议事厅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楚宴和木伦分别代表北疆和北狄,在议和书上郑重签字画押。双方交换盟约后,共同举杯,庆祝两国结盟,场面热闹非凡。
议事厅外,阳光明媚,似乎预示着北疆与北狄的关系将迎来一个新的篇章。然而,楚宴心中清楚,边境安宁并非一纸盟约所能完全保障,未来依然充满诸多挑战。但至少,此刻的北疆,因这份盟约而获得了暂时的喘息之机,可以更加专注于自身的发展壮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北疆与北狄的边境互市逐渐繁荣起来,两国之间的贸易交流日益频繁。北疆的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源源不断地运往北狄,而北狄的皮毛、牲畜等也大量涌入北疆,双方的经济都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同时,北疆军也在不断加强训练,提升自身战斗力。火药的生产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以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威慑力。
时光荏苒,转眼间几个月过去了。北疆在楚宴的带领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安定。而北狄方面,在拓跋烈的统治下,内部逐渐稳定下来,与北疆的关系也保持着相对和平的状态。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依然潜藏着一些暗流。北狄内部的一些旧部势力仍然对拓跋烈的统治心存不满,暗中策划着各种阴谋。而北疆也时刻保持着警惕,以防北狄突然反悔,再次对边境构成威胁。
楚宴深知,边境的安宁来之不易,需要时刻保持警觉。他继续带领着北疆的军民,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为北疆的长久和平与繁荣而不断奋斗着。
与此同时,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各方势力的角逐也在悄然进行着。中原的大楚王朝、西域的神秘国度、以及南方的蛮族部落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彼此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整个天下,正处于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每一个角落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
北疆,作为这片大地上的一方重要势力,将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而楚宴,这位年轻的北疆将军,也将继续肩负起守护家园的重任,带领北疆军民,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