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老李,你想屁吃了! > 第163章 李世民拿茶装逼和王家的阴郁

第163章 李世民拿茶装逼和王家的阴郁(2 / 2)

以及今日他如何“恰好”撞见两人在厨房耳鬓厮磨、共同制茶而被抓个正着的经过,添油加醋、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遍。

尤其着重渲染了王萱当时羞得面若红霞、无地自容的娇态,以及杜远被他调侃时那难得的窘迫和手忙脚乱。

果然,一听事关那个总能搅动风云的杜远,这几位平日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帝国宰相们,也立刻显露出了浓厚的兴趣,仿佛在听一出精彩的传奇话本。

房玄龄抚着长须,眼中带着了然的笑意,缓缓道:“呵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杜县伯年少有为,英姿勃发,有佳人倾心,亦是常理。他能以诚待人,化敌为友,甚至令对方甘愿背离家族,此等魅力,确非常人所能及。

只是这太原王氏……行事愈发剑走偏锋,不顾体统,实非世家大族应有之风范。”

杜如晦则更侧重于事件背后的影响,他目光锐利,沉声道:“如此说来,王家此番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仅损失了一枚苦心安插的棋子,恐怕连那本记录着诸多阴私的账本,也已落入了杜远之手?此物若运用得当,无疑是一柄悬于王家头顶的利剑。”

长孙无忌眼中精光闪烁,沉吟片刻,低声道:“杜远此举,表面看似儿女情长,意气用事,实则时机把握精准,出手果断狠辣。救一人而震慑一族,再次沉重打击了世家日渐骄横的气焰。

此子……每每看似随性而为,却总能于不经意间,切中时弊要害,其眼光与手段,令人惊叹。”他对杜远的评价,在心中那份无形的天平上,又无声地加重了几分筹码。

魏征则是皱紧了眉头,面色严肃,如同往常一样,首先关注的是礼法与规矩,他沉声道:“王家此行,罔顾国法,企图以美色构陷朝廷勋贵,实乃大逆不道!陛下,此事正好可作为契机,对日益跋扈的世家门阀严加管束,申明法纪!”

“至于杜县伯与那王姑娘……虽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但终究未婚男女,独处一室,举止过于亲密,于礼不合。陛下身为君父,还应适时予以训诫,导其以正,方为正道。”一如既往的刚正不阿,时刻不忘谏臣本分。

李世民听着心腹重臣们从不同角度的议论,心情越发舒畅畅快,仿佛三伏天喝下冰镇酸梅汤一般痛快。

他忍不住哈哈大笑道:“玄成啊玄成,你还是这般一丝不苟,严正端方。少年人情之所至,心意相通,偶尔忘形,亦是真性情流露,何须苛责?无伤大雅,无伤大雅!朕看那王萱姑娘,慧眼识珠,品性良善,与杜远正是佳偶天成。杜小子这次,歪打正着,算是捡到一块稀世珍宝了,哈哈哈!”

就在李世民与他的心腹重臣们在两仪殿内品着香茗,悠闲地将杜远的“风流韵事”当作佐茶的最佳谈资,殿内充满轻松笑语之时,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太原,那座深似海的王氏府邸之内,却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王萱一家七口连同那本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私密账本,就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任凭他们如何发动力量,内部如同梳篦般一遍遍清洗排查,外部撒开天罗地网般追查,却连一点确凿的线索都抓不到。

这种敌暗我明、命门被人死死捏住、却连对手是人是鬼都无从知晓的处境,让王家那几位平日里养尊处优、执掌权柄的核心族老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查!再给老夫彻查!家族内部必然出了内鬼!或者……是范阳卢氏、清河崔氏那几家联手给我们布下的死局!”一位辈分最高的族老脸色铁青,眼球布满血丝,声音因焦虑和愤怒而嘶哑异常。

“那本账册……若是……若是已然落入对头之手,或是更糟……已经直达天听……那后果……”另一位族老不敢再往下想,抬手用颤抖的袖子擦拭着不断从额头渗出的冰冷汗珠,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往日在太原乃至整个河东道都能呼风唤雨、横行无忌的王家,此刻却不得不强令所有家族子弟近期务必夹起尾巴做人,收敛一切锋芒,严禁在外惹是生非。

太原城街市上,那些以往趾高气扬、鲜衣怒马的王家子弟身影,骤然减少了许多。整个王氏府邸,都被一层无形而厚重的阴霾所笼罩,往日那熏天的气焰仿佛被一盆冰水兜头浇灭,只剩下无尽的猜忌、深入骨髓的恐惧,以及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大难临头的窒息感。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场将他们推向深渊边缘的风暴,最初的源头,竟是那个被他们视为可随意摆布的棋子、出身旁支的弱质女子王萱,以及那个远在关中偏僻小村、看似与他们毫无瓜葛,却一次次无形中撼动世家根基的少年杜远。

那本不知所踪的账本,正如一柄寒光闪闪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整个太原王氏的头顶,剑尖直指他们的命脉,不知在哪个瞬间,便会轰然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