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老李,你想屁吃了! > 第143章 功成却喜恩荣厚,身退从知姓字香。

第143章 功成却喜恩荣厚,身退从知姓字香。(2 / 2)

恰此时,杜远趁热打铁,面向李世民和李渊说道:“陛下,太上皇,今日品尝这鲤鱼火锅,其味鲜美绝伦,实乃人间至味。然而,我大唐律法中却明令禁止捕食此鱼,臣……草民斗胆以为,此律令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鲤’与国姓同音,避讳自是臣民本分,然则因此便严禁天下人享用此等天赐美味,甚至动以刑罚,未免惩处过苛,亦有因噎废食之嫌,徒增民间困扰。可否恳请陛下与太上皇圣心独断,斟酌考量,将此条律法予以废除?如此,既可彰显陛下仁德,恤念民情,亦是美事一桩。”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有了片刻的寂静。修改律法,关乎国体,绝非儿戏。

李渊闻言,却是抚掌大笑,声若洪钟:“说得好!痛快!朕早就觉得这条规矩迂腐不堪!吃条鱼难道就能撼动我李唐江山了?今日朕就吃了,味道好得很嘛!”他笑着看向杜远,眼神中带着几分自嘲与洒脱:“说起来,这条规矩还是老夫当年在位时定下的,没成想今日反倒给你小子设了道门槛。罢了罢了,既然时移世易,已不合时宜,那就废了它!”

他虽已是太上皇,但《武德律》终究是他主持制订,由他开口废除,最为名正言顺。李世民在一旁微笑颔首,并无丝毫异议。

李渊本是性情豪爽之人,说做便做,当即对随侍在侧的老内侍吩咐道:“取纸笔来!朕今日便下旨,废除《武德律》及《贞观律》中所有禁食鲤鱼之条款!自此,天下百姓,可随意捕食烹饪此鱼,各级官府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干涉!”

旨意当场挥毫拟就,并用了太上皇的宝印。一条困扰民间多年的无谓禁令,竟就在这烟火气十足的火锅宴上,于谈笑风生中被轻松废除。众人纷纷举杯,称颂太上皇与陛下圣明仁德。

酒意微醺,气氛融洽和乐至极。杜远望着眼前这幕天家父子同乐、君臣共饮的温馨场景,再想到自己这段跌宕起伏、宛若梦境的奇遇,心中感慨万千,一股诗情不由涌上心头。

他再次站起身,举杯朗声道:“今日草民幸陪太上皇、陛下、娘娘及太子殿下、公主殿下盛宴,荣幸之至,五内澎湃。偶得拙句一首,愿吟出以助酒兴,若有污清听,还望诸位斧正。”

在众人期待与好奇的目光注视下,他略一沉吟,缓缓吟诵出那恰到好处的四句诗:

“天上归来两鬓苍,故园草木尽辉光。

功成却喜恩荣厚,身退从知姓字香。”

这诗,字面上是在咏颂李渊功成身退,荣归故里(虽非出生之地,却堪称心灵归宿),安享尊荣,留下千秋美名。但其深意,又何尝不是在暗喻杜远自身历经风波变幻后,愈发体悟到平凡生活的真谛与可贵?诗句意境超然,豁达通透,与此情此景契合无间。

席间瞬间安静下来,只余锅中汤底轻微的沸腾声。所有人都沉浸在这短短二十八字所蕴含的沧桑感、豁达感与深深的满足感之中,细细品味。

李渊听得先是怔住,随即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喃喃地重复着最后一句“身退从知姓字香”,仿佛每个字都敲击在心坎上,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杯盘轻响:“好!好诗!说得太好了!好一个‘身退从知姓字香’!杜小子,你这诗,真是一字千金,直说到老夫心窝里去了!当浮一大白!满饮此杯!”

李世民、长孙皇后等人亦是面露惊叹,赞赏不已,看向杜远的目光中,除了先前的欣赏,更添了几分深不可测的叹服。此子之才思敏捷,性情通透,实在远超想象。

一场原本可能因身份悬殊而略显尴尬的御宴,最终在这融汇了诗意、烟火气与破旧立新的豪情中,变得圆满而温馨。杜远凭借着他的机智、真诚、恰到好处的提议与那首“偶得”的绝妙诗篇,再次赢得了满堂由衷的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