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眉头紧锁,面露极度为难之色。他当然感激杜远救了杜如晦,也从心底不想处罚杜远。但作为皇帝,他必须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这些世家官员咬住“抗旨”这条,站在了法理的制高点上,让他很难公然偏袒。他若强行赦免,必然落下口实,被抨击为徇私枉法。
就在李世民左右为难,世家官员气势汹汹,房玄龄等人竭力辩护之际,内室传来一阵微弱的咳嗽声。
杜如晦竟然被外间的争吵声惊醒了!
杜荷连忙俯身低声告诉他发生的一切。
杜如晦闻言,挣扎着想要起身,众人急忙上前安抚。他虚弱地睁开眼,目光扫过争执的众人,最后落在面色为难的李世民身上,气息微弱却异常清晰地说道:“陛……陛下……臣……恳请陛下……”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倾听他的话语。
杜如晦眼中含泪,一字一句,艰难却坚定地说道:“杜远……救臣性命,乃臣……之恩人。陛下若因他救臣而获罪……臣……臣万死难安!抗旨之事,皆因臣而起……若陛下要罚……便罚臣……教子无方,牵连杜远……请陛下……万万不可降罪杜远……”
说到激动处,他泪流满面,气息急促,几乎又要昏厥过去。这番情真意切、舍身为杜远开脱的话,让在场无数人为之动容。
房玄龄立刻跪倒:“陛下!克明所言,字字泣血!请陛下体恤克明之心,念在杜远救人有功,法外开恩!”
长孙无忌等人也纷纷躬身:“请陛下开恩!”
李世民看着病榻上泪流满面、苦苦哀求的挚友,又看看跪倒一地的重臣,再看向站在那里,沉默不语却脊梁挺直的杜远,心中天人交战。
最终,他长长叹息一声,疲惫地揉了揉眉心。世家官员们在一旁虎视眈眈,国法纲纪也不能全然不顾。
“罢了……”李世民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杜远抗旨,事实确凿。然念其救回杜相,功勋卓着,且事出有因。朕……亦不忍负克明所请。”
他目光转向杜远,眼神复杂:“杜远,功过相抵之前,朕仍需给天下一个交代。暂将你收押天牢,明日朝议,再做决断。你好自为之。”
这便是要将处置拖后,也是李世民在巨大压力下所能做的最大程度的缓冲了。
侍卫上前,杜远没有反抗,只是平静地对李世民行了一礼,又对杜如晦投去一个安慰的眼神,最后对房玄龄、孙思邈、李恪等人点了点头,便随着侍卫向外走去。
杜如晦看着杜远离去的背影,眼中满是愧疚与焦急,却又无力阻止,只能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世家官员们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虽未当场将杜远问斩,但将其打入天牢,已是初步胜利。明日朝议,他们必将发动全力,誓要将杜远彻底钉死!
一场救治引发的风波,瞬间又转化为了朝堂之上新一轮更为激烈的博弈前奏。杜远的命运,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