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老李,你想屁吃了! > 第27章 静养术其实就是阉割

第27章 静养术其实就是阉割(2 / 2)

院子中央,杜远摆开一排特制的工具:几把尺寸不一、磨得寒光闪闪的弯月形小刀,几枚打磨光滑的钩子,还有一盆冒着热气、散发着刺鼻气味(用杜远教的蒸煮消毒法处理过)的盐水,以及一坛子烈酒。

他神情严肃,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好奇又略带紧张的脸。

“刘婶,各位叔伯,”杜远开门见山,声音清亮,“今天教大家个新法子,能让咱村不留种的公猪公鸡,从此安心长肉,长得更快、更肥,肉质变得细嫩,再没那股子骚臭味。”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目光都聚焦在那几把亮晃晃的小刀上。

“这个法子,叫做‘净养术’。”杜远给出了一个经过斟酌、听起来正经且容易接受的名称,“简单说,就是去掉公畜身上那点让人烦躁、影响长肉的‘燥气’根源。去了这根源,它们就心静体胖,只管吃食长膘。”

他用朴素的比喻解释了原理,然后重点演示和讲解操作要点:工具如何用烈酒擦拭、火烤消毒;下刀的位置、角度、深度如何精准把握;动作必须快、准、稳;以及术后如何用消毒后的细沙土止血,并单独圈养在干净处精心照料几日。

一听真要动刀子,还是在那等要害部位,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脸上写满了恐惧和犹豫。就连平日里杀猪宰羊眼都不眨的汉子,也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刘婶更是脸色发白,紧紧攥着衣角:“远哥儿……这……这能成吗?这可都是金贵的牲口,万一有个闪失……”

杜远早料到众人反应,他神色不变,语气沉稳:“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这样,咱先挑几只体格壮实、精神头足的小公鸡试试手。成功了,咱再对猪下手。”

他点名让杜大勇——村里出了名的手稳胆大的年轻后生来主刀。第一次实验,气氛紧张得如同刑场。被选中的小公鸡似乎也感到了危险,扑腾着翅膀。杜大勇额角渗出汗珠,手微微发颤。杜远站在他身旁,声音平静而清晰,一步步指导:“对,就这个位置,手指捏住,绷紧皮肤……刀口不用大,轻轻一划……看到没有,用钩子轻轻一勾……稳住了,手腕用力,一剜就好……”

刀刃精准地落下,寒光一闪。过程极快,几乎就在呼吸之间。那只小公鸡尖锐地叫了一声,挣扎了几下,便被放入准备好的干净竹筐里。令人惊奇的是,它很快便安静下来,只是略显茫然地蹲着。

接下来几天,杜远和杜大勇等人像照顾月子一样,精心照料这几只被“实验”的公鸡。喂的是精细的粮食拌菜叶,水也干净。结果令人惊喜:它们果然不再好斗,不再追逐母鸡,整天除了吃就是安静地打盹,眼瞅着身上的肉一天天鼓胀起来,羽毛也变得越发油光水滑。

“神了!远哥儿!真神了!”五六天后,杜大勇看着竹筐里那几只肥得几乎走不动道、温顺得像鹌鹑一样的公鸡,激动得脸膛发红,声音都在发抖,“这‘净养术’太厉害了!光吃不动,长肉忒快!你看这膘!”

有了公鸡的成功经验在前,众人对“净养术”的疑虑尽消,转而充满了好奇与兴奋。接着,在众人的围观下,杜大勇气定神闲,再次操刀,对一头挑选出来的小公猪进行了操作。他手法越发熟练,动作行云流水,快得让人眼花缭乱。那头小公猪哼唧了几声,术后同样恢复良好,食量大增,变得异常温顺贪睡。

经过几次成功的实践,杜大勇已完全掌握了这门技术,手法精准稳定,成功率极高。杜远便将这门“杜氏净养术”正式传授于他,任命他为村里的“首席净养师”,负责全村此项业务,并定下规矩,操作须谨慎,且每次收取少许粮食作为报酬。

很快,杜家村的猪圈鸡舍里,画风突变。少了整日追逐打斗、飞檐走壁的喧嚣,多了一群群安静趴卧、埋头苦吃、心宽体胖的“肥宅”猪和“沉思者”鸡。村民们每日乐呵呵地看着这些禽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圆润起来,对杜远的敬佩之情简直无以复加。

“远哥儿真是活神仙下凡!啥都懂!”

“这‘净养术’真是好!以后咱村的猪肉,怕是皇帝都没吃过这么香的!”

杜家村的养殖业,由此迈上了一个标准化、高效化的新台阶。整个村子,从希望的田野到兴旺的圈舍,都沉浸在一片生机勃勃、井然有序的忙碌与期盼之中,静静地等待着金秋时节那场至关重要的丰收盛宴。而村外山林深处,几双锐利的眼睛正透过枝叶的缝隙,默默注视着村里的一切动向,将这份不寻常的宁静与繁荣,悄然记入密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