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国际协作(1 / 2)

远东市的天空,被一种粘稠的、仿佛凝固了的铅灰色所笼罩。这不是自然的阴霾,而是由绝望、恐惧以及零星但顽固的枪声与爆炸声共同编织的绝望之幕。城市的大部分区域已陷入瘫痪,通讯时断时续,物资补给线岌岌可危。“冥府之门”病毒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正以这座城市为温床,孕育着一场可能席卷全球的风暴。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任何单一国家的力量都显得捉襟见肘。危机的跨国属性——从“创世纪”生物科技公司的全球网络,到病毒武器化背后可能的国际黑市,再到疫情失控后必然的跨境传播风险——使得国际协作不再是选项,而是唯一的生路。

通过最高层在外交层面的紧急斡旋与协调,与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的合作在创纪录的时间内迅速启动。一个代号“方舟”的联合特别行动小组被赋予重任,旨在整合全球资源,共同应对这场迫在眉睫的文明危机。而负责牵头国际刑警方面所有行动的,正是该组织内声名赫赫、以冷静果决和洞察力着称的高级督察——苏晚晴。

---

法国里昂,国际刑警组织总部。这座象征着全球警务协作的堡垒,此刻也因远东市的紧急事态而进入了某种战时状态。走廊里步履匆匆的人员比平日多了数倍,不同肤色的面孔上都写着凝重,各种语言的低声交谈在加密通讯线路的嗡鸣背景下,汇成一股紧张的暗流。

苏晚晴的办公室,与其说是休息思考的场所,不如说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指挥节点。四面墙壁上悬挂的超大液晶屏幕,分别显示着全球实时热点图、远东市卫星遥感影像(尽可能更新的版本)、“创世纪”集团全球关联企业的股权结构图谱,以及像病毒般蔓延的、与“冥府之门”相关的暗网情报流。空气净化器微弱地运行着,试图驱散因设备长时间高负荷运转而产生的淡淡焦糊味,以及弥漫在空气中的、提神饮料与高度精神专注混合的独特气息。

苏晚晴本人,正站在中央屏幕前,环抱双臂,审视着那张不断动态调整的“创世纪”全球网络图。她穿着一套熨帖的深蓝色西装,款式简洁而专业,没有任何多余的饰物。长发依旧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凸显出干练的气质。她的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手肘,这是她陷入深度思考时仅有的几个微小动作之一。

屏幕上,代表资金流动的虚线、代表人员往来的箭头、代表情报关联的光点,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颗畸形生长的、充满恶意的神经元网络。苏晚晴的目光锐利如鹰,试图从这片信息的混沌中,梳理出那条若隐若现的主线。

“督察,”她的助理,一位名叫马克的年轻分析师,轻轻敲门后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厚厚的加密数据板,“与中方‘龙焱’特别行动队的首次视频会议将在七分钟后接入。一级加密链路已确认稳定,所有反向追踪与防窃听协议均已激活。”

“雷战组长及其核心成员的更新档案,分析完毕了吗?”苏晚晴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如水,听不出丝毫临战前的波澜。

“刚刚完成深度评估。”马克将数据板递过去,“心理侧写团队根据他们近期的行动报告和有限的公开记录,更新了评估模型。”

苏晚晴接过数据板,目光迅速扫过上面浓缩的信息:

雷战,“龙焱”队长。前“利刃”特种部队指挥官,拥有极其丰富的实战指挥经验,战术风格偏向主动、激进,善于在极端混乱中寻找并把握战机。近期行为分析:在远东市危机中表现出极强的本土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对下属护短,对官僚程序缺乏耐心。压力阈值:极高,但长期处于极限压力下,可能存在决策过于依赖直觉、沟通方式趋于强硬的倾向。协作风险评估:中等偏高。需明确规则边界,但认可其行动效率。

陈诺,首席病毒学家。技术领域的定海神针,逻辑思维缜密,但在高强度人际互动中略显被动。关键价值:对“冥府之门”的科学认知无人能及,是技术层面不可替代的资产。协作风险:低。遵循理性,易于沟通。

林娜,网络情报与安全主管。技术天才,思维跳跃,擅长非对称信息战。近期行为分析:多次利用非常规技术手段获取关键情报,成功率惊人,但屡次触及行动准则灰色地带。协作风险评估:高。极具价值,但需严格约束,防止其技术冒险引发不可控的国际法律纠纷。

张震,外勤行动队长。沉稳如山,执行能力超强,是雷战最可靠的战术执行者。协作风险:低。忠诚于团队和任务,遵守命令。

迅速消化完这些信息,苏晚晴将数据板递还给马克。“通知战略支援组,会议开始后,重点记录雷战组长和林娜工程师的发言要点及情绪波动。同时,准备好我们关于‘创世纪’外逃人员及异常资金流动的初步报告,待我方陈述时同步共享。”

“明白。”马克点头,迅速离去。

苏晚晴最后整理了一下本就无可挑剔的衣领,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在胸腔内流转,仿佛将所有的个人情绪都沉淀下去,只留下绝对的理性与专注。她走向专用的高层视频会议室,高跟鞋敲击在地板上的声音,稳定、清晰,如同她此刻的心境。

---

中国,远东市。原市政应急指挥中心已在数次有针对性的袭击中受损,雷战团队被迫转移至一个更深层、更隐蔽的地下备用基地。这里的条件更为艰苦,空气带着一股混凝土和机油混合的冰冷味道,昏暗的应急灯光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

连续多日不眠不休的高强度作战、战友的伤亡、疫情的恶化以及通讯中断带来的孤立感,如同无形的枷锁,缠绕在每一位“龙焱”成员的心头。指挥中心内,弥漫着汗味、硝烟味和浓得化不开的咖啡因气息。

雷战站在主控台前,双手撑在金属台面上,身体微微前倾,紧盯着屏幕上雪花闪烁后终于趋于稳定的卫星画面——那是城市几个重点隔离区的实时状况,画面中偶尔闪过的移动黑影和零星火光,昭示着局势的严峻。他胡子拉碴,眼窝深陷,作战服上甚至还沾染着不久前行动中留下的污渍和干涸的血迹,整个人像一头被逼到角落、却依旧龇着獠牙的困兽。

“头儿,国际刑警的线路接通了,加密确认。”林娜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疲惫,但手指仍在控制台上飞快跳跃,进行着最后的链路安全扫描,“对方负责人,苏晚晴督察,资料显示……不太好对付。”她撇了撇嘴,补充道:“估计是个按手册办事的‘标准件’。”

“管她是什么件,能给我们送来急需的情报和资源,就是好件。”雷战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像砂纸摩擦,“我们现在是瞎子、聋子,需要外面的眼睛和耳朵!”

陈诺在一旁默默地擦拭着眼镜,低声道:“国际刑警的全球数据库和协调能力,确实是我们目前最缺乏的。尤其是对‘创世纪’海外资产的追踪……”

张震检查了一下摄像头角度和收音设备,沉声提醒:“老大,第一次接触,稳住。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

雷战点了点头,用力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官方”一些,但这努力在他那身战场痕迹面前显得有些徒劳。

主屏幕亮起,画面被分割。一侧是“龙焱”基地这间简陋却充满紧张气氛的指挥室,另一侧,则清晰地呈现出国际刑警总部那间科技感十足、光线冷冽的视频会议室,以及端坐在主位上的苏晚晴。

她的影像出现的那一刻,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冷冽的气流透过屏幕穿透过来。她的妆容精致却毫不张扬,眼神锐利而平静,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与“龙焱”这边弥漫的硝烟与疲惫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雷战组长,各位‘龙焱’团队的同仁,你们好。我是国际刑警组织高级督察苏晚晴,受命协调‘方舟’行动的国际支持部分。”苏晚晴开口,流利的中文带着严谨的韵律,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或情绪渲染,直接切入正题,“首先,我对诸位在远东市极端恶劣环境下所展现出的勇气与毅力,表示最高的敬意。国际刑警组织将竭尽所能,为你们提供支持。”

她的致敬听起来公式化,但用词精准,挑不出毛病。

“苏督察,客套话免了。”雷战挥了挥手,动作带着战场特有的粗粝感,“远东市每秒钟都在流血,时间是我们最奢侈的东西。直接开始吧,我们需要知道你们掌握了什么,以及我们能立刻做什么。”

“同意,效率优先。”苏晚晴微微颔首,对雷战的直接并未表现出意外或不满。她操控界面,一份标注着大量分析注释和待确认点的文档被共享到屏幕上,“基于贵方此前有限共享的资料及我方独立情报源,我已初步梳理出几个关键方向,需要与贵方确认并协同。”

她的语气如同手术刀般冷静而精准:

“第一,病毒源头与证据链。贵方锁定‘创世纪’远东研究所为释放源,核心依据是前研究员李婉的证词及病毒基因序列比对。李婉的心理稳定性及证词可靠性,是否有后续评估?此外,她提到的关键物证,样本储存器‘黑匣’,至今下落不明。贵方近期是否有新的发现?”

陈诺调整了一下麦克风:“苏督察,我是陈诺。李婉目前状态相对稳定,我们进行了多次深度问询,其证词细节前后一致,并与我们后续在研究所废墟中提取到的部分环境样本检测结果存在吻合点,增强了可信度。但关于‘黑匣’,我们搜寻了所有可能区域,包括赵强最后的活动轨迹点及可能关联的废弃设施,均无发现。推测已被有预谋地转移或销毁。”

“证据的物理载体至关重要。”苏晚晴强调,“‘黑匣’可能内含原始病毒株、研究日志甚至幕后指令,是直指罪魁祸首的关键。我方会利用全球物品追踪系统,关注类似特质的高危生化容器异常流动。第二,‘创世纪’的人员与资金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