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枪声,“砰砰” 的声响在山谷中回荡。一名侦察兵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身上的军装沾着不少泥土,显然是一路跑过来的。他冲到宋哲元面前,立正敬礼:“报告军长!日军派了一个小队的侦察兵,从右翼的山沟绕过来,已经逼近咱们的前哨阵地,前哨的弟兄们正在阻击!”
宋哲元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神变得锐利如刀。他转身对身边的参谋喊道:“立刻通知赵登禹,让他带一个连的大刀队去迎敌,务必把鬼子的侦察兵全歼,不能让他们摸清咱们的阵地部署!” 接着,他看向周明远,语气急促却沉稳:“周中校,让你的迫击炮做好准备,一旦发现日军有主力跟进,立刻用迫击炮压制,绝不能让他们靠近咱们的主阵地!”
“是!” 周明远大声应道,转身就往迫击炮阵地跑。机械师们早已听到了枪声,正围在迫击炮旁待命,看到周明远跑来,小张立刻递过一副手套:“主任,刚擦干净的炮,您看看!” 周明远戴上手套,快步走到一门迫击炮前,弯腰调整炮架的角度,又俯身通过瞄准镜观察远处的情况 —— 只见十几个穿着黄色军装的日军正猫着腰,在山沟里快速移动,前哨的士兵们正趴在雪地里射击,子弹打在石头上,溅起一串火星。
“标尺 1200 米,仰角 25 度,装弹!” 周明远高声下令。一名机械师立刻拿起一枚炮弹,小心地塞进炮膛,动作麻利。周明远深吸一口气,右手握住炮栓,目光紧紧盯着瞄准镜里的日军,大声喊道:“放!”
“轰隆!” 迫击炮发出一声巨响,炮弹拖着橘红色的尾焰,呼啸着飞向目标。几秒钟后,远处传来一声剧烈的爆炸声,一团黑烟从山沟里升起,伴随着日军的惨叫声。周明远没有停歇,继续下令:“调整标尺 1150 米,仰角 23 度,再放!”
第二枚炮弹再次精准命中,日军的侦察小队瞬间乱了阵脚,剩下的几个人再也不敢前进,转身就往回跑。赵登禹率领的大刀队此时也赶到了,队员们挥舞着大刀,朝着逃跑的日军追去,很快就将其全歼。
宋哲元站在阵地前,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战况,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参谋感慨道:“这样的后勤官,要是能留在 29 军就好了!不仅能保障物资,还能亲自操作迫击炮打仗,比不少前线的军官都强!可惜啊,军政部肯定舍不得放这么好的人才……”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将长城的轮廓染成了金黄色。宋哲元准备返回后方指挥部,临行前,他让参谋从吉普车上拿来笔墨纸砚,在阵地上的一块平整石头上铺开宣纸。他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略一沉思,便挥毫泼墨。笔锋落下,力道遒劲,“后勤楷模” 四个大字跃然纸上,墨色饱满,透着一股军人的刚毅之气。
宋哲元将写好的题词晾干,郑重地递给周明远:“周中校,这四个字是我对你的评价,也是 29 军全体弟兄对你的感谢!希望你能继续做好后勤工作,为国家多培养些能打硬仗、能办实事的后勤人才,将来在更广阔的战场上,为国家出力!”
周明远双手接过题词,纸张薄薄的,却感觉重若千钧。他低头看着上面的字迹,心中满是感动,郑重地说道:“谢谢军长!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把后勤工作做得更好,为前线将士保驾护航!”
宋哲元点点头,转身登上吉普车。车子缓缓开动,他还从车窗里探出头,对周明远挥手:“保重!前线有任何需要,随时给指挥部发电报!”
吉普车渐渐远去,消失在山路的拐角处。周明远站在阵地上,手里紧紧攥着那份题词,望着远处的长城,心中充满了力量。就在这时,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检测到宿主获得 29 军军长宋哲元高度认可,获 “后勤楷模” 题词,触发 “高层认可” 特殊成就,为后续晋升上校团长奠定关键基础;同步解锁 “跨军种物资协调权限”,可凭此权限优先调配华北地区其他部队的闲置后勤物资,提升物资保障效率。当前系统等级:3 级(2998\/3000 军功值)】
周明远关掉系统界面,转身对围过来的后勤分队弟兄们说:“弟兄们!军长给咱们题词了!这是对咱们后勤分队的信任,也是对咱们的鞭策!接下来,咱们要加把劲,把物资补给做得更扎实,让前线的弟兄们有炮打、有药治、有衣穿、有饭吃,一定要守住喜峰口,守住咱们的长城,把小鬼子赶出中国去!”
“守住喜峰口!守住长城!把鬼子赶出去!” 后勤分队的弟兄们齐声呐喊,声音洪亮,在山谷中久久回荡,与远处传来的军号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激昂的战歌。夜色渐渐降临,阵地上亮起了煤油灯,灯光下,迫击炮的炮身泛着冷冽的光,急救包上的红十字标识格外醒目 —— 这是后勤分队的承诺,也是他们对国家、对人民最坚定的担当。
周明远知道,这场长城抗战还未结束,日军的反扑随时可能到来,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看着身边这些坚毅的弟兄,想着 29 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心中充满了信心。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后勤保障不掉链,前线将士勇冲锋,就一定能把鬼子赶出这片土地,守护好祖国的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