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无题(2 / 2)

两人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去城隍庙找老道士。周明远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知道,接下来的 “清乡” 行动会更加艰难,但他不会退缩 —— 为了根据地的同志,为了北平城的百姓,他必须坚持下去。他摸了摸怀里的匕首,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更加清醒,也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第二天一早,周明远和张掌柜乔装成香客,去了城隍庙。老道士见他们来,赶紧把他们领进后殿:“你们怎么来了?现在日军查得这么严,不安全。” 周明远把发报机坏了的事告诉老道士,老道士皱起眉头,思考了片刻:“我倒是认识一个修无线电的师傅,住在城东的胡同里,只是他现在被日军盯得紧,不敢随便出门。”

“只要能找到他,我们就有办法让他帮忙。” 周明远坚定地说,“发报机对我们太重要了,必须尽快修好。” 老道士点点头:“我今晚就去联系他,你们明天再来,我给你们答复。” 周明远和张掌柜谢过老道士,悄悄离开了城隍庙 —— 他们不敢多待,生怕被日军发现。

回到瑞蚨祥,周明远开始整理最近收集到的情报,把日军的布防情况、“清乡” 行动的时间和范围都一一记录下来,准备等发报机修好后,尽快发给根据地。他知道,这些情报能帮助根据地的同志更好地应对日军的 “扫荡”,也能为北平城的地下党争取更多的时间。

夜幕再次降临,北平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中,只有日军的巡逻车偶尔驶过,发出刺耳的声响。周明远趴在阁楼的窗户上,望着远处的星空,心里默默祈祷着,希望老道士能顺利联系到修无线电的师傅,希望发报机能尽快修好,希望所有的同志都能平安度过这次 “清乡” 行动。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是孙金发:“明远,张掌柜让我给你送点吃的,还有,他说明天去城隍庙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听说日军在那附近加了岗。” 周明远接过食盒,里面是两个白面馒头和一盘炒青菜 —— 这在现在的北平城,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他心里一阵温暖,知道这些都是张掌柜和孙金发省下来的。

“告诉张掌柜,我知道了,明天会小心的。” 周明远对孙金发说,然后拿起一个馒头,慢慢吃了起来。馒头的麦香在嘴里散开,让他想起了根据地的日子,想起了小石头,想起了那些并肩作战的同志。他知道,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等到把日军赶出北平城的那一天。

第二天一早,周明远换上一身旧长衫,戴着一顶毡帽,再次去了城隍庙。刚走到巷口,就看见两个日军士兵正在盘查进出的人,手里拿着画像,仔细比对。周明远心里一紧,赶紧低下头,装作去上香的香客,慢慢往前走。

“站住!” 一个日军士兵拦住他,拿着画像在他脸上比对,“你的,叫什么名字?去哪里?” 周明远心里怦怦直跳,脸上却装作平静的样子:“太君,我叫王二,是来给庙里的老神仙上香的,求个平安。” 日军士兵看了他半天,又翻了翻他的布包,见里面只有几炷香和一些纸钱,才挥手让他过去。

走进城隍庙,老道士已经在大殿里等着他了,脸上带着笑容:“太好了!我联系到那个师傅了,他今晚就来庙里,帮我们修发报机。” 周明远心里一松,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太好了!谢谢道长,这次又多亏了你。” 老道士摇摇头:“都是为了抗日,说什么谢。你今晚也来庙里,帮我打个下手,顺便把发报机带来。”

周明远点点头,和老道士约定好时间,然后悄悄离开了城隍庙。他不敢多待,生怕被日军发现异常。回到瑞蚨祥,他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张掌柜,张掌柜也很高兴:“太好了!只要发报机能修好,我们就能和根据地联系了,情报也能送出去了。”

当天晚上,周明远背着发报机,悄悄去了城隍庙。老道士已经在后门等着他,把他领进后殿。后殿里,一个穿短褂的中年汉子正坐在桌前,摆弄着一些工具 —— 他就是老道士说的修无线电的师傅,姓刘。

“刘师傅,麻烦你了。” 周明远把发报机放在桌上,刘师傅点点头,拿起发报机,仔细检查起来。他的动作很熟练,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是线路断了,我今晚就能修好,你们放心。” 周明远和老道士都松了口气,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刘师傅修发报机。

夜深了,发报机终于修好了。刘师傅按下开关,发报机发出 “滴滴” 的声响,正常工作了。周明远和老道士都很高兴,刘师傅却皱起眉头:“你们得小心点,日军最近查无线电查得很严,发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隐蔽,别被他们发现了。” 周明远点点头:“我们知道,会小心的。”

刘师傅收拾好工具,悄悄离开了城隍庙。周明远也背着修好的发报机,准备回瑞蚨祥。老道士送他到后门,叮嘱道:“回去的路上小心点,现在已经很晚了,日军的巡逻队可能还在外面。” 周明远点点头,谢过老道士,然后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瑞蚨祥,张掌柜还在等着他,见他回来,赶紧迎上来:“怎么样?发报机修好了吗?” 周明远点点头,把发报机放在桌上,按下开关,“滴滴” 的声响在阁楼里回荡。张掌柜脸上露出了笑容:“太好了!我们终于能和根据地联系了!”

周明远坐在桌前,开始整理情报,准备连夜发给根据地。他知道,这只是重建交通线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困难等着他,但他有信心,只要和同志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为抗日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阁楼里的油灯亮了一夜,“滴滴” 的发报声,像在为黎明的到来奏响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