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星光偏要吻烟台 > 第169章 专利狙击与耦合共振

第169章 专利狙击与耦合共振(1 / 2)

“弦理论”组网协议的设计,如同在混沌中寻找秩序。伊莎贝尔团队放弃了构建精密控制塔的企图,转而尝试编写一首能够引导节点自主共鸣的“乐谱”。他们为每个节点设定了核心规则:持续监测自身场域与邻近节点场域的耦合状态;当探测到有益的“建设性干涉”模式时,强化当前参数;当探测到导致能量消散或冲突的“破坏性干涉”时,自动微调自身频率或相位;感知局部环境需求变化,并与邻近节点通过微弱的“场域握手信号”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换。

模拟测试初期,结果一片混乱。节点们像一群初次合奏的乐手,各拉各的调,场域相互碰撞、抵消,模拟区域的整体效能不升反降。

“规则太粗糙了!”一个工程师盯着屏幕上代表能量内耗的红色警报,“节点无法准确判断干涉类型,调整过于频繁,导致系统振荡不稳!”

“需要增加‘惯性’和‘学习’机制。”林微光参与讨论后指出,“节点不能因为一次微小的干涉就轻易改变,需要一段时间的趋势判断。同时,让节点能记住哪些调整策略带来了更好的协同效果,形成局部经验。”

团队不断迭代规则,为算法加入滤波、滞后和简单的强化学习模块。经过无数次失败的模拟,终于,在某个参数组合下,三个模拟节点形成的微小网络,开始呈现出令人惊喜的秩序。

屏幕上,代表三个节点场域的能量分布图,起初如同三团混乱的星云,相互排斥、挤压。但随着模拟时间推移,它们开始缓慢地调整、靠近,最终稳定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能量流在节点间平滑地传递、叠加,整体覆盖区域的场强均匀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并且能够协同响应模拟的环境变化!

“成功了!它们自己‘谈妥’了!”实验室里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欢呼。虽然这只是初步模拟,但证明了“弦理论”方向的可行性!

然而,技术上的曙光刚刚显现,商业上的乌云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压顶。

顾知行几乎是以冲撞的方式进入了林微光的办公室,手中平板电脑上的信息触目惊心。

“林总!出大事了!”顾知行脸色铁青,将屏幕转向林微光,“苏氏联盟,联合了另外七家持有相关领域基础专利的公司,向包括中国、美国、欧盟在内的全球主要市场法院,同时提起了针对我们的专利侵权诉讼!他们指控我们的‘场协同’技术,尤其是‘破壁者’系统中的核心补偿场生成方法和多节点协同算法,侵犯了他们的二十七项核心专利!”

林微光接过平板,快速浏览着诉讼摘要。对方列举的专利范围极其宽泛,几乎覆盖了主动环境控制、分布式能量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一些基础性方法。这是典型的专利狙击(patent troll)策略,利用模糊而宽泛的早期专利,来扼杀后来的实质性技术创新。

“他们要求法院颁布禁令,禁止我们一切基于‘场协同’技术的产品销售、部署和开发,包括‘启明星’、‘萤火’以及我们正在进行的任何项目!”顾知行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一旦禁令获批,我们的业务将瞬间停摆!‘基石’计划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一击,直击命门!比任何技术干扰或市场抹黑都更加致命。苏氏联盟动用了其积累数十年的专利壁垒,试图从法律层面将“普罗米修斯”彻底绞杀。

“我们的法务团队和专利律师初步评估,”顾知行艰难地补充道,“对方选择的专利点很刁钻,虽然我们的具体实现方式完全不同,但要在法庭上证明‘非侵权’或挑战其专利有效性,将是一场极其漫长、昂贵且结果不确定的战斗。而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压力如同实质的冰山,轰然撞在林微光的心头。她感到一阵眩晕,扶住了办公桌才站稳。区域组网的技术难题尚未完全攻克,外部又来了这釜底抽薪的一击。

“立刻召开紧急会议!法务、技术核心、商务负责人全部参加!”林微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因紧绷而显得有些沙哑。

会议上,气氛凝重得如同葬礼。法务负责人分析了诉讼的严峻性,技术团队则愤怒地驳斥对方专利的牵强附会,但都承认法律程序的残酷性。

“我们能不能寻找这些专利的无效证据?或者证明他们存在‘专利滥用’?”林微光问。

“需要时间深入检索和分析,而且成功率无法保证。”法务负责人摇头,“对方显然有备而来,选择的都是难以轻易撼动的专利。”

“那我们能不能绕开这些专利?修改我们的技术方案?”林微光看向伊莎贝尔。

伊莎贝尔面露难色:“林,补偿场生成和协同控制是我们的技术基石。彻底绕开,意味着推倒重来……时间上,我们等不起,尤其是‘基石’组网测试。”

似乎陷入了死局。

就在会议陷入僵局时,林微光的加密通讯器响了。是陆时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