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八点整,林微光搭乘专属电梯,直达顶层。电梯门无声滑开,带着微微咸涩气息的夜风立刻扑面而来。与楼下那个被玻璃和钢铁包裹的精密世界不同,这里是这座摩天大楼真正意义上的“顶端”,一片开阔的、被精心维护的直升机停机坪。
月光如水银般倾泻,将灰色的起降区域照得发亮。远处,是迪拜蔓延至天际线的璀璨灯火,如同撒落人间的繁星。而在停机坪边缘,一道挺拔冷峻的身影背对着她,正俯瞰着这片浮华的光海。正是陆时砚。
他听见脚步声,缓缓转过身。月光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眼神在夜色中显得愈发深邃难测。他没有穿日常的商务西装,而是一身剪裁考究的深色便装,少了几分商场的凌厉,多了几分难以形容的……私人感。
“陆先生。”林微光在他身后几步远处站定,语气平静,不卑不亢。
陆时砚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像是在确认什么,随即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他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正题,声音在空旷的楼顶显得格外清晰冷冽:
“‘星链’的胜利,稳固了‘普罗米修斯’的尖端地位。但市场的认可,是一把双刃剑。”他转过身,再次面向脚下的城市,“它会让你从‘潜在的威胁’,变成‘必须清除的目标’。”
林微光静静听着,她知道,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即将到来的现实。
“苏氏的反扑,会集中在三个层面。”他继续道,语气如同在陈述一份商业报告,“第一,市场。他们会利用其深厚的政府关系和传统渠道,在你下一步扩张的关键节点设置壁垒,尤其是在亚太和欧洲。第二,技术。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寻找‘场协同’理论在极端案例下的任何潜在缺陷,并无限放大。第三,”他顿了顿,目光似乎更冷了一些,“人才。高薪挖角,甚至是不惜手段的离间。”
每一句,都像一颗冰冷的石子,投入林微光的心湖。她深知,陆时砚的判断,几乎就是未来的蓝图。
“我明白。”她回应道,“团队已经在制定应对预案。”
陆时砚终于再次转过身,直面她,月光在他眼中映出一点寒星:“常规的防御,不足以应对升级的战争。你需要将战火,引向对方的腹地。”
林微光心念微动:“引向对方的腹地?”
“苏氏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其在中端标准化市场庞大的份额和看似稳固的供应链。”陆时砚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生命茧房’是他们利润的奶牛,也是他们创新惰性的根源。”
他略作停顿,仿佛在给她时间消化,然后抛出了一个关键信息:“集团研究院,基于‘场协同’理论的底层延伸,完成了一套适用于普通办公环境的‘基础场域优化模块’的设计。它的效能约为‘启明星’核心功能的30%,但成本,可以压缩到‘生命茧房’标准版的60%。”
林微光眼中瞬间迸发出锐利的光芒!
她完全理解了陆时砚的意图!
这不再是固守高端市场,而是要用一种更具性价比、更具颠覆性的技术降维打击,直接杀入苏氏最核心、最依赖的中端市场腹地!用对方无法企及的技术优势和难以拒绝的价格,从根本上动摇其商业根基!
“我们需要一个项目代号。”陆时砚看着她,语气是不容置疑的决断,“由你主导,独立于‘普罗米修斯’现有体系之外,秘密推进。资源,我会提供。目标,”他顿了顿,吐出冰冷的四个字,“颠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