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团队紧锣密鼓地应对分包商危机时,林微光的手机收到了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信息,内容只有一句话:
「林小姐,小心脚下的沙,它们并不总是温顺的。」
没有署名,但那语气,那内容,让她瞬间想到了苏曼妮。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挑衅和警告,宣告着战争远未结束,只是转入了地下。
林微光删除了短信,没有回复。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被夕阳染成金红色的城市。这里没有A大的梧桐细雨,没有“镜廊”的流动光影,只有无处不在的、粗粝而真实的风沙与斗争。
她想起陆时砚在迪拜那句“保护好自己”,想起他冰冷外表下偶尔泄露的、近乎失控的靠近。与眼前这残酷的商业博弈相比,那份复杂难言的情感纠葛,仿佛成了沙漠中偶然窥见的海市蜃楼,美丽,却遥远而不真实。
她和他,似乎永远隔着一片广阔的、充满现实危机的沙海。他站在权力的彼岸,为她提供着渡海的舟楫和指引,却从不轻易踏足她所在的、风沙扑面的此岸。
几天后,技术团队查清了那家高价分包商的底细,其背后确实有苏氏资本若隐若现的影子。而备选分包商的洽谈也取得了进展,虽然价格比原定略高,但尚在可接受范围内,只是进场时间需要比原计划推迟一周。
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损失。林微光果断拍板,更换分包商。
与此同时,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她通过周景明,向陆时砚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陆氏集团能以投资方名义,向该项目派驻一名常驻的、具备丰富国际工程管理和风险控制经验的现场代表。
她的理由很充分:项目进入执行期,涉及大量跨境合同、供应链管理、当地法规和复杂的利益协调,需要更高层面的专业支持和风险把控。这既能加强集团对项目的监管,也能为她分担压力,应对苏氏更隐蔽的攻击。
但内心深处,连她自己都无法完全分辨,这个请求里,是否掺杂了一丝……想要将他留下的印记,更清晰地烙印在这个项目上的私心?是否在渴望,那片冰山投下的阴影,能更具体、更持续地笼罩在这片她奋斗的土地上?
周景明的回复很快,依旧是公事公办的语气:「请求已转达陆总。陆总批复:可。人选确定后通知。」
没有多余的字句。
林微光看着那冰冷的回复,说不清是松了口气,还是有一丝淡淡的失落。
她甩甩头,将注意力拉回眼前的屏幕,那里是即将与新的分包商签署的合同草案。细节,魔鬼藏在细节里。她必须确保这份合同滴水不漏,不能再给对手任何可乘之机。
窗外,夜色渐深,沙漠的星空清冷而璀璨。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场关于文化、利益与权力的漫长战役,刚刚打完第一场正面交锋。协议的墨迹未干,而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暗礁,已悄然露出了狰狞的一角。
她知道,她必须像沙漠中的胡杨一般,将根须更深地扎进这片土地,才能抵御接下来更猛烈的风沙。而那个即将到来的、代表陆时砚意志的现场代表,又会给这场战役,带来怎样的变数?
她不知道答案。她只知道,自己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