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材料的诗篇(2 / 2)

“想法很前沿,实现难度很大。”王总监最终开口,语气务实,“纳米材料的分散稳定性、聚合物基底的长期耐候性、大面积电极的均匀性控制,都是挑战。而且,成本会非常高。”

林微光的心沉了下去。

“但是,”王总监话锋一转,指着测试平台上一种正在接受疲劳测试的复合材料样品,“我们最近在为航天部门做一个项目,解决了一种特殊涂层的附着力和平整度问题。或许,可以借鉴那种工艺,尝试制作小尺寸的、多层复合的功能样板,先验证光学效果和基本机电性能。”

他愿意尝试!尽管只是小样本试制,但这意味着从理论向实践迈出了关键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林微光几乎扎根在工厂的联合实验室里,与王总监和他的团队一起,反复调整材料配比、涂层工艺、电极设计。她不再是单纯提出需求的设计师,而是必须深入理解每一个工艺细节对最终效果的影响,将艺术构想与冰冷的工程语言进行艰难的转译。

她纤细的手指沾满了试剂,白皙的脸颊偶尔会蹭上油污,眼睛里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光亮。她第一次如此深刻地触摸到“建造”的实质——那不仅仅是线条和形态,更是与物质本身的直接对话,是克服重力、时间、和物理法则的漫长博弈。

陆时砚提供的资料库里,一些关于材料界面处理和失效分析的报告,在关键时刻给了她重要启发。她甚至能感觉到,那些资料被放置的位置和标注的重点,似乎隐隐预判了她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一周后,第一片巴掌大小的、粗糙的功能样板被制作出来。连接上简陋的控制电路,当林微光小心翼翼地调节电压时,那片看似普通的深色玻璃,表面竟然真的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从略带雾感的深色,逐渐变得清晰透亮,并且在某个电压区间,表面浮现出清晰的镜面效果!

虽然状态切换还不够平滑,镜面反射率也远未达到理想值,但基本原理被验证了!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小小的欢呼,连一向严肃的王总监脸上也露出了些许笑容。

林微光捧着那片沉甸甸的、凝聚了无数心血和运气的样板,指尖感受着它微凉的触感和内部隐约的能量流动,眼眶有些发热。这不仅仅是材料的突破,更是她自身边界的一次拓展。

她带着这块珍贵的样板和详细的测试数据回到“境域设计”。当她在陈设计师和项目组同事面前,演示这块小小玻璃的神奇变化时,所有人都被震撼了。之前那些质疑的目光,彻底被惊叹和认可取代。

“厉害!”陈设计师难得地露出了赞许的笑容,“有了这个技术基础,我们的竞标方案将拥有绝对的差异化优势!”

成功的喜悦如同暖流,冲刷着连日的疲惫。林微光走出事务所时,夜幕已经降临。她站在高楼之下,仰头望着顶层依旧亮着灯的办公室,心中情绪复杂难言。

她知道,没有陆时砚在阴影中递来的那些“工具”和铺就的“台阶”,她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突破。他像一个沉默的导航员,在她航行于迷雾时,悄然修正着她的航向,却从不靠近她的船。

她拿出手机,点开那个几乎从未主动联系过的名字,输入又删除,反复几次,最终只发出了一条简短的消息:

「材料样板测试成功,谢谢。」

没有称呼,没有多余的情绪。

几分钟后,手机屏幕亮起,回复同样简洁,来自那个熟悉的号码:

「嗯。」

一如既往的冰冷。

但林微光看着那个字,却仿佛能透过这冰冷的表象,感受到那片材料样板背后,他所投注的、无声而强大的力量。材料的诗篇刚刚写下第一个音符,而他们之间,那由专业、对抗、沉默与隐秘关怀交织而成的复杂乐章,似乎也进入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