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沉静的力量(1 / 2)

回到宿舍,林微光将陆时砚那句“情绪,过于外露”在脑中反复咀嚼。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铺开的画稿上,将那被批评的局部构图照得清晰无比。她看着自己用尽全力捕捉的光影、刻意营造的倾斜视角,试图展现历史破晓、生生不息的冲击感。此刻,在这句冰冷的评语下,这些笔触确实显得……有些急切,甚至莽撞。

像是一个急于证明自己的人,用力过猛地嘶喊。

她闭上眼,深深呼吸。空气中还残留着雨水的湿气,混合着铅笔屑和纸张的味道。

他不是在否定她的才华,而是在修剪她因外界风雨而长出的、不合时宜的尖刺。建筑是理性的艺术,模型需要的是能承载岁月重量的沉静背景,而非一幅独立张扬的画作。

“收敛三成情绪……”她低声重复,指尖拂过画纸上图书馆残破的拱券线条。

该如何收敛?

是将光影调柔和?将构图扶正?不,那会失去灵魂。她需要的是将那股外放的、几乎要破纸而出的“呐喊”,转化为内敛的、深植于砖石之中的“低语”。

她重新翻开那些厚重的老相册,目光不再仅仅流连于建筑的宏伟与残破,而是投向那些更细微的角落——石缝里挣扎生出的一抹青苔,被风雨磨圆了棱角的石雕花纹,地面上被无数脚步磨得温润凹陷的石板……

生命力,从不只在冲破桎梏的瞬间,更在沉默坚守的漫长岁月里。

她拿起铅笔,不再是之前那种带着宣泄意味的挥洒,而是沉下心来,用更细腻、更克制的笔触,去描绘那些青苔的脉络,去刻画石雕上时光流逝的痕迹。她调整了光影,让光线不再是戏剧性的投射,而是如同岁月本身,温柔而残酷地覆盖一切,留下清晰而柔和的明暗交界。

整个下午,她都沉浸在一种近乎修行的创作状态中。外界的一切,论坛的风波,苏晚晴的恶意,甚至对陆时砚和那个“J”符号的困惑,都被她暂时隔绝在心门之外。

米小葵和赵萌萌看出她的专注,都默契地保持了安静。许静则偶尔会抬眼,目光在她沉静的侧脸和逐渐变化的画稿上停留片刻。

傍晚时分,修改接近尾声。

新的画稿,依旧保留了原构图的冲击力,但整体氛围已截然不同。那股喷薄欲出的情绪被完美地内化,沉淀为画面深处一种更为厚重、坚韧的力量。图书馆的残破不再显得悲壮,而是带着一种历经劫波、静待未来的从容。

她放下笔,轻轻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腕关节,长长舒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米小葵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她低头看了一眼,脸色微变,迅速凑到林微光身边,压低声音:“微光,苏晚晴那边有动静了。”

林微光心头一紧。“她做了什么?”

“不是论坛,论坛安静得很。是她本人。”米小葵把手机屏幕递过来,上面是校园内部一个活动预约系统的截图,“她刚刚预约了明天下午,建筑系A栋7楼的……小型讨论室,就在701协调室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