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管事那边按照李梦瑶的吩咐,顺利从京郊几个皇庄采购到了品质上乘、价格公道的干果和山野茶,成功化解了供应链被卡的危机。李梦瑶甚至让人有意无意地将“瑶光娱乐城与皇庄直接合作,优选特供”的消息散播了出去,算是反向做了一波宣传,把陈修仪那边气得够呛,却又无可奈何。
就在李梦瑶以为所有障碍都已扫清,只待吉日开业时,一个更为棘手、直指项目根本的问题,如同兜头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问题来自礼部。
一位以恪守礼法、古板严谨着称的礼部老侍郎,不知从何处听说了“瑶光娱乐城”的详细章程(尤其是里面关于“狼人杀”之类新奇游戏的模糊描述),竟直接上了一道奏折!
奏折中没有点名道姓,但字里行间都在抨击“宫中近来有倡新奇巧技、设嬉戏玩乐之所”的风气,认为此举“玩物丧志,易使宫闱失序,有损皇家威仪”,引经据典,洋洋洒洒数千言,核心思想就一个:这玩意儿不合祖宗规矩,有伤风化,必须取缔!
这道奏折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少保守派官员的共鸣。虽然皇帝当时并未表态,只是将奏折留中不发,但消息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后宫。
一时间,“瑶光娱乐城”尚未开业,就被打上了“不正经”、“坏规矩”的标签。原本一些持中立态度,甚至对娱乐城有些好奇的妃嫔和宫人,也开始犹豫观望起来。团队内部,也难免弥漫开一丝不安和沮丧的情绪。
“娘娘,这可怎么办?”巧儿拿着私下抄录来的奏折摘要,急得眼圈都红了,“礼部的老大人这么说,咱们……咱们这娱乐城还能开吗?”
青禾也站在一旁,小脸绷得紧紧的,眼中满是担忧。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为了这个娱乐城,娘娘和整个团队付出了多少心血。
李梦瑶看着那份充斥着陈腐论调的摘要,心里一股邪火蹭蹭往上冒。玩物丧志?有损威仪?这都什么年代了(虽然是在古代),还搞这一套!员工不需要放松?团队不需要建设?幸福感不需要提升吗?
但她知道,光生气没用。在皇权社会,礼法大义是一顶能压死人的大帽子。如果不能从根子上驳倒这种论调,就算皇帝强行压下此事,娱乐城日后也难免步履维艰,始终顶着“名不正言不顺”的压力。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硬碰硬地跟礼部老学究辩论经义?她肯定辩不过。哭诉委屈求皇帝做主?那是下策。
必须找到一个能让皇帝和朝臣都无法反驳的、更高层面的理由。
她的目光扫过桌上那份由青禾协助整理的、“娱乐城可能给各司处带来的好处”的要点说明,又想起之前赵璟肯定她“提升宫闱和谐”的说法,一个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巧儿,研磨!青禾,把咱们之前整理的、关于宫人因琐事摩擦、消极怠工的那些案例数据找出来!”李梦瑶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吩咐道。
她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将“娱乐城”从一个单纯的“玩乐之所”,拔高到“管理工具”和“维稳利器”的层面!
李梦瑶闭门谢客,在“参详阁”里奋战了一整天。她不再纠缠于“是否合乎古礼”的争论,而是另辟蹊径,撰写了一份名为《“瑶光娱乐城”于提升宫廷管理效能、促进宫闱和谐之作用浅析》的专项报告。
报告中,她列举了大量数据:以往各司处因宫人心情抑郁、人际摩擦导致的效率低下、器物损毁甚至小规模冲突的案例;分析了长期压抑环境对人身心的负面影响;然后笔锋一转,引出了“瑶光娱乐城”的创设初衷——提供一个规范化、可控的压力释放渠道和正向社交平台。
她论证道:
1. 疏导优于堵塞: 与其让宫人在私下里抱怨、摩擦甚至搞小团体,不如提供一个阳光下的、健康的娱乐交流场所,将潜在的负面情绪引导至无害甚至有益的活动中。
2. 激励与凝聚: “娱乐券”与绩效考核挂钩,能形成有效激励;团队游戏和集体活动能增强不同司处宫人之间的了解和协作,打破隔阂,增强归属感。
3. 文化滋养与技能提升: 说书、阅读能增长见闻,手工活动能培养耐心和技能,棋牌能锻炼思维,这些都是“玩物丧志”的反面。
4. 成本与效益: 前期投入有限,但若能因此减少内耗、提升整体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其长期效益远大于投入。更何况,还有可能实现微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