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心脏砰砰狂跳起来,血液仿佛瞬间冲上了头顶。机会!这是一个极其微弱、甚至可能只是她错觉的机会!但万一呢?万一他真的愿意听一听呢?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手指紧紧攥住了袖中的九连环,冰凉的触感让她略微清醒。不能直接说治水,那太骇人听闻了。得换个说法……
“安公公,”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尽量维持着平稳,“臣妾愚见,灾情如火,信息传递、物资调配贵在神速与精准。或许……或许可在赈灾事务中,借鉴一些宫务管理中‘流程清晰、责权到人、记录留痕’之法,避免推诿拖延,或能……略微提升效率?”
她说得极其委婉,甚至没敢提任何具体方法,只是抛出了一个模糊的方向。
安公公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微微颔首:“奴才记下了,定当一字不差回禀皇上。”
送走安公公,李梦瑶跌坐在椅子里,后背惊出一层冷汗。她刚才……是不是太冒失了?皇帝会不会觉得她不安分,妄议朝政?
然而,心底那点不甘寂寞的火焰,却又因这微不足道的一问,而重新摇曳起来,带着一丝微弱的、却无法忽视的热度。
当晚,御书房的灯亮得比南方灾情的急报还要刺眼。赵璟揉着发胀的眉心,听完了安公公的回禀。当听到“流程清晰、责权到人、记录留痕”这几个字时,他翻阅奏折的手指微微一顿。
他想起她整理内库时那清晰的账目图表,想起她制定预算时那严密的逻辑,想起她推行积分时那套环环相扣的细则……这些看似“奇技淫巧”的东西,在后宫确实起到了成效。
那么,在更庞大、更混乱的赈灾事务中呢?会不会……也有一丝用处?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便被更多迫在眉睫的难题压下。治水、赈灾,牵扯无数人力物力,关系万千黎民生死,岂是儿戏?
他挥了挥手,让安公公退下,目光重新落回那堆积如山的、字字泣血的求救奏折上。
而椒房殿内,李梦瑶对着摇曳的烛火,看着纸上自己无意识画出的、关于物资调度流程的潦草草图,怔怔出神。
赵璟……他到底,会不会给她一个“异想天开”的机会呢?
殿外,夜风渐起,带着山雨欲来的湿冷气息,呜咽着吹过宫墙,仿佛远方灾民的低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