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选拔与晋升考核改革这个“地狱级”项目,果然名不虚传。李梦瑶刚把风声放出去,还没开始正式调研,各方的反应就来了。
尚宫局的钱嬷嬷第一个找上门来,虽然态度比之前缓和了不少,但眉头依旧皱得能夹死苍蝇:“娘娘,宫女晋升,向来是看资历、品性和主子心意。如今要搞什么考核、评级,怕是……有失公允,也容易引起底下人不安分啊!”
一些靠着资历熬上来的老管事也旁敲侧击地表示担忧,觉得新法子会让年轻人钻空子,不把老人放在眼里。
甚至有些低位妃嫔也隐约透出不满,觉得这会削弱她们对自己宫里宫女的控制力——毕竟以后宫女晋升可能要看“绩效”,而不是全靠主子一句话了。
阻力比想象中更大,也更复杂。这不仅仅是工作方法的改变,更是权力和利益格局的重新洗牌。
李梦瑶感觉自己像是抱着一颗巨大的石头,想把它推进一条布满荆棘和暗坑的山路,四周还围着一群随时可能上来踹一脚或者使绊子的人。
她把自己关在椒房殿书房里,对着写满了问题和困难的白纸发呆。方案设计陷入了僵局。既要保证相对公平,又要考虑后宫实际情况,还要平衡各方势力……这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她一筹莫展,差点想把头发薅秃的时候,安公公又来了。
这次他带来的不是指示,也不是赏赐,而是几本……书?
“娘娘,”安公公将几本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线装书放在桌上,“皇上说,娘娘近日为宫务革新劳心费力,特让奴才从翰林院找了几本前朝关于吏部选官、考功的旧档记载,给娘娘……‘聊作参考’。”
李梦瑶愣住了,拿起一本翻看。里面果然是前朝关于官员选拔、考核、升迁的一些制度记载,虽然文言文佶屈聱牙,但仔细看去,其中不乏一些关于“循资格”(按资历)与“擢贤能”(破格提拔)的争论,以及各种考核方法的尝试,甚至还有类似“绩效评议”的雏形……
皇帝这是……给她送“参考资料”来了?而且还是国家级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参考文献?
她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深意。他是在告诉她,她遇到的问题,古已有之,前人已经做过很多探索。他相信她的能力,但也希望她能站在更高的视角,借鉴历史经验,找到更适合后宫现状的解决方案。
这不是施压,而是引导和信任。
“臣妾……谢皇上。”李梦瑶摩挲着泛黄的书页,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力量。老板不仅给项目,还给送参考资料和解题思路!这支持力度,真是没谁了!
她如饥似渴地翻阅起这些“参考书”,虽然很多内容过于古老或不适用,但确实给她打开了新的思路。她开始思考,如何将前朝官员考核中的一些合理内核,比如“德能勤绩”的考察维度,与后宫宫女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如何设计一套既能体现能力、又不过于繁琐、还能被各方接受的考核指标体系?
她不再闭门造车,而是开始有针对性地找不同层级的宫女、管事、甚至一些低位妃嫔谈话,了解她们对现行晋升制度的看法和期待,听取她们的困难和诉求。
她还把研习处的几个“优秀毕业生”,特别是心思细腻、善于沟通的巧儿和小禄子等人召集起来,成立了一个“人事改革项目小组”,让他们参与到方案的前期调研和讨论中来。
人多力量大,思路也开阔了许多。小禄子从御膳房的角度提出了“技能等级认证”的想法;巧儿则结合尚宫局的经验,建议将“差错率”和“工作效率”纳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