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归乡寻踪(1 / 2)

宁波的事情暂告一段落,周志远做出了安排。他吩咐阿力带着一众精锐保镖,护送伤势已稳定、但精神仍有些萎靡的周蓓乘坐私人飞机返回上海,务必确保一路绝对安全,直达陆家嘴庄园。

而他自己,则只带着两名最得力的助理和一名负责安全的随行人员,乘坐一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悄然驶离了宁波市区,向着记忆深处的故乡——浙江青山乡周家村驶去。

车子驶下高速,转入省道,继而拐进县道,窗外的风景从繁华都市逐渐变为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最后是起伏的丘陵和熟悉的乡间小路。虽然平日里工作繁忙,但周志远基本保持着一两年便会抽空回周家村过个年、小住几天的习惯,对于这条归乡路,他并不陌生。只是这一次,心情与往日回乡探亲的轻松截然不同,带着一种探寻隐秘的沉重。

周家村这些年变化不小,盖起了很多崭新的楼房,但总体的格局和风貌依旧。车子轻车熟路地停在了两栋紧挨着的三层农村小楼前。这两栋楼外观相似,都带着整洁的小院,中间用一道低矮的镂空铁艺栏杆隔开,既相对独立,又便于往来。这便是他大哥周志刚和他的家。大哥常年住在村里,帮他守着这份祖业和根。

听到熟悉的车声,一个身材敦实、皮肤黝黑、脸上刻满岁月痕迹但精神头十足的老汉从院里快步走出来,正是周志远的大哥周志刚。他看到下车的周志远,脸上立刻绽开惊喜又略带疑惑的笑容:“志远?咋这时候回来了?年不年节不节的,也没提前说声!快,快进屋歇着!”

周志远看着大哥熟悉的面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大哥比他年长不少,父母早逝后,是大哥既当爹又当妈,吃尽苦头才把他拉扯大,供他读书。长兄如父,在他心中,大哥的地位无可替代。

“大哥。”周志远喊了一声,语气里带着难得的温和,“临时有点事路过这边,回来看看。”

“哎!回来好,回来好!”周志刚高兴地搓着手,看到弟弟身后还跟着三个一看就很不一般的人,也并不太见外,连忙道,“都进来坐,都进来坐!屋里乱,别嫌弃。”他朝着屋里喊:“快,志远回来了!”

大嫂闻声也从厨房里小跑出来,围着围裙,手上还沾着面粉,看来正在忙活,看到周志远也是又惊又喜:“志远回来了!哎呀,你这突然袭击的,我这就再多和点面,晚上包饺子!”

周志远忙拦住:“大嫂,别忙活了。我们待不了多久,办点事,几个小时就走。晚上不住这儿,已经订好县里的酒店了。”

周志刚一听,脸上的笑容收了些,更加不解:“这么急?回来了咋还住酒店?家里房间不都现成的嘛?你这每次回来不都住家里的吗?”

“这次确实有点急事要处理,下次,下次一定在家多住几天。”周志远解释道,随即转移话题,“对了大哥,小健的婚礼日子快定了,到时候你和嫂子,还有家里小辈们,一定全都得来上海。”

提到侄子的婚事,周志刚脸上又露出了憨厚喜悦的笑容:“那肯定去!这是咱老周家的大喜事!必须全家都到!”他心里虽然觉得弟弟这次回来行色匆匆、连家都不住有点奇怪,但也没再多问,他知道弟弟现在是大人物,事情多,能抽空回来一趟就不错了。

简单寒暄了几句,周志远便道:“大哥,嫂子,你们先忙,我出去转转,看看村里几位老人。”

“哦,好,好!你去,你去!代我们问个好!”周志刚连忙点头,看着弟弟带着人又上了车,驶向村子深处,他扭头对妻子感叹道,“志远真是有心,这么忙还特意抽空去看望老人,准是又去送温暖做好事了。真好,真好。”他全然没想到弟弟此行另有深意。

周志远按照助理提前准备好的一份名单,开始逐一拜访村里还健在的、年纪最长的几位老人。这些老人大多已八九十岁,有些头脑还清醒,有些则已糊涂。

他带着昂贵的营养品和红包,以看望乡亲、回忆过往的名义,陪着老人们聊天,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话题,询问着关于他父母,特别是母亲徐英英年轻时的事情。

起初,老人们只是夸赞周志远有出息、不忘本,聊些家长里短。直到来到最后一位、也是村里最年长的九旬老人周阿婆家时,情况才有了突破。

周阿婆虽然眼睛花了,耳朵也有些背,但记忆却出奇地清晰。她拉着周志远的手,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旧事。

“……志远啊,你跟你爸年轻时不像,倒是像极了你妈……你妈英英,那可是个好女人啊,就是命苦……”阿婆叹着气,“那时候啊,你爸常年在外面工地上挖土方,挣钱不容易,家里就英英一个人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