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无声硝烟(1 / 2)

启航工程项目部的简易板房里,烟雾缭绕。周志远坐在那张堆满图纸、报表和方便面桶的旧办公桌后,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摊开的最新工地损失清单——材料莫名短缺、关键设备“意外”损坏、几个手脚麻利的工人突然“家中有事”辞职……一笔笔,都像钝刀子割肉。桌上的烟灰缸已经塞满了烟蒂,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焦油味和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刺耳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在寂静的午夜里格外惊心。周志远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抓起听筒,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喂?”

“志远,是我。”听筒里传来秦浩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却比平时多了一份凝重的穿透力,仿佛能透过电话线感受到他紧锁的眉头,“刚拿到陈哲那边传回的最新评估。”

周志远的心猛地一沉,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话筒:“怎么说?”

“鼎盛通达,王建军这摊子水,比我们预估的深得多,也浑得多。”秦浩的语速不快,每个字都清晰有力,“陈哲初步接触了他们的核心仓库(A3库),货物情况与申报严重不符。箱号人为损毁、设备外形轮廓诡异、包装标识存疑,还发现了无法解释的可疑污渍和碎屑。库区安保级别高得离谱,有专业保镖值守。对接人员闪烁其词,态度紧张。结论很明确,所谓‘精密医疗设备’出口,是幌子。鼎盛通达在宁波的运作,规模不小,组织严密,但更像是一个庞大链条上的关键节点,或者……一个区域性的枢纽。”

“庞大链条?”周志远咀嚼着这个词,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具体指向?”

“暂时不明。但陈哲判断,他们与东南亚的联系绝非简单的贸易往来。雅加达、曼谷这些项目点,是终点,还是中转站?货物来源又在哪里?都指向更深的水下。”秦浩顿了顿,声音更沉,“最重要的是,王建军此人,疑心极重,陈哲的每一步都在他审视之下。贸然行动,风险巨大。”

周志远一拳重重砸在桌面上,震得烟灰缸里的烟灰簌簌落下,他压抑着低吼:“难道就看着他继续逍遥法外?继续祸害?!通知警方呢?就凭这些‘存疑’和‘判断’?没有铁证,警方怎么立案?怎么查?打草惊蛇,只会让这条毒蛇藏得更深,或者……反咬一口!”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秦浩显然也深知其中艰难。“你说的没错。王建军能这么快崛起,根基盘根错节,能量不小。没有一击必中的铁证,撼动他很难,反而可能引来更疯狂的报复。”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所以,当务之急,不是立刻扳倒他,而是先扎紧你自己的篱笆!志远,听着,工地,你的大本营,现在就是风暴眼!王建军对你恨之入骨,他敢动你儿子,就敢动你的项目,甚至动你的人!你那边工地上的所有安全设施,必须立刻、全面升级!人员进出,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登记审查制度,尤其是核心区域和关键岗位!陌生人,一律不准靠近!”

周志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秦浩的提醒如同警钟。他环顾这间简陋却承载着他全部心血的办公室,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工程进度图,每一个节点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我明白。安全是底线,我马上安排老陈去落实。”

“光靠人盯还远远不够!”秦浩的声音斩钉截铁,“我这边,托人从国外带了些‘眼镜’过来,今晚就能送到你手上。”

“眼睛?”周志远一愣。

“对,摄像头。最新型号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tV)。”秦浩解释道,“虽然体积和清晰度比不上现在,但在当时绝对是顶尖货。感光元件是索尼的d,低照度下效果远超普通摄像头。我弄到了六套,带红外补光,晚上也能拍清楚。”

周志远眼睛一亮,这简直是雪中送炭!九十年代初期,监控在国内还是稀罕物,尤其在工地上。“太好了!秦浩,这……”

“先别谢我。”秦浩打断他,语气异常严肃,“听着,安装位置是关键!工地大门出入口,必须全覆盖,进出车辆、人员面部要能拍清!材料堆放区,尤其是钢筋、水泥、电缆这些易被动手脚或者值钱的东西,给我盯死了!施工核心区域,比如打桩点、塔吊操作区、配电房,这些地方一个死角都不能留!还有,工人生活区的出入口,也要覆盖!所有摄像头,线路尽量走隐蔽,主机放在你绝对信得过、且24小时有人值守的地方!”

周志远听得心头发热,秦浩的布置周密得如同作战计划。“放心,主机就放我办公室隔壁的值班室,老陈亲自带人轮班盯着!”

“嗯。”秦浩应了一声,语气稍稍缓和,却带着更深沉的关切,“志远,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你自己家!”

周志远心头一震。

“张晓云和健健,是王建军知道你最大的软肋!”秦浩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给你带回来的东西里,有一部手机,是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