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 第75章 太原攻坚战:随太宗伐北汉,遭遇杨业抵抗

第75章 太原攻坚战:随太宗伐北汉,遭遇杨业抵抗(2 / 2)

“刘继元早干嘛去了?现在才求和,晚了!”曹翰气愤地说,“咱们折损了这么多弟兄,得让他付出代价!”

赵烈却摇摇头,接过求和信:“刘继元虽昏庸,却也是北汉的君主,若杀了他,会让其他降君不安。陛下(赵匡胤)要的是统一,不是杀戮。咱们答应他的条件,让他开城归降。”

可就在刘继元准备开城时,太原城内突然传来骚动——北汉宰相郭无为不愿归降,煽动禁军哗变,将刘继元软禁在皇宫里,还在太原城的四门堆满了火油桶,威胁宋军若攻城,就烧毁整个城池。

“这个郭无为,真是疯了!”潘美气得直跺脚,“传令下去,明日清晨攻城,就算烧了太原城,也要拿下郭无为!”

赵烈却拦住他:“潘将军,太原城是北方的重镇,若被烧毁,损失太大。我有一计,可活捉郭无为,保全太原城。”他再次翻开《武经总要》残卷,指着“内应破城”的战术:“杨业在太原禁军中还有不少旧部,咱们可让他联络这些旧部,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杨业点点头:“我这就去!禁军校尉王全斌是我的老部下,他对郭无为的苛政早有不满,定能帮咱们。”

当晚,王全斌果然不负所托,联络了几百名禁军旧部。三更时分,太原的东门悄悄打开,赵烈率五千士兵入城,直奔皇宫。郭无为正率禁军在皇宫外驻守,见宋军入城,立刻下令点火,却被身边的王全斌拦住:“郭宰相,你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北汉已经亡了,你再抵抗,只会让百姓遭殃!”

“反了!你们都反了!”郭无为拔出弯刀,就要砍向王全斌,却被赵烈一剑挑飞武器。“郭无为,你煽动哗变,软禁君主,还想烧毁太原城,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郭无为被宋军擒住,却仍嘴硬:“我乃北汉宰相,宁死不降!你们休想让我屈服!”

“你不降也没用。”赵烈下令将郭无为押下去,又让人扑灭城门旁的火油桶。当他走进皇宫时,看到刘继元被软禁在角落,脸色苍白,怀里还抱着传国玉玺——这枚玉玺,从后唐到后汉,再到北汉,见证了五代的更迭,如今终于要归到大宋手中。

“赵将军……”刘继元看到赵烈,眼里满是愧疚,“是我昏庸,害了北汉百姓,害了将士们……”

“陛下(刘继元),现在醒悟还不晚。”赵烈扶起他,“大宋陛下已答应保全你的宗室,你若真心归降,就随我去汴梁,向大宋陛下请罪。”

刘继元点点头,双手捧着传国玉玺,递给赵烈:“这枚玉玺,就交给将军了,希望它能在大宋的手里,结束这乱世。”

赵烈接过玉玺,入手沉甸甸的,像握着整个五代的历史。他走出皇宫,天已蒙蒙亮,宋军已控制太原全城。百姓们站在街道两旁,有的脸上带着恐惧,有的却露出释然的笑容——他们知道,战火终于要结束了,五代乱世,终于要画上句号。

可就在这时,营外传来急报——契丹援军已抵达太原城外的忻州,正朝着太原赶来!潘美立刻召集将领议事,杨业站出来,对着众人躬身:“将军,我熟悉忻州的地形,愿率军去阻击契丹援军!我要让他们知道,中原的土地,不是他们能随意践踏的!”

赵烈看着杨业,眼里满是敬佩:“好!我与你一同前往,咱们联手,击退契丹援军,彻底终结这乱世!”

两人率两万大军,直奔忻州。忻州城外的契丹大军,正准备休整,没想到宋军会主动出击。杨业一马当先,长枪挑飞契丹将领,赵烈则率背嵬军从侧翼包抄,床弩发射的火箭点燃了契丹的营帐,浓烟冲天而起。

契丹将领耶律沙见势不妙,赶紧下令撤军。宋军乘胜追击,斩杀契丹士兵一万余人,缴获战马三千余匹。当赵烈和杨业率军返回太原时,潘美率大军在城外迎接,营中响起了欢呼——太原平定,契丹撤军,北汉灭亡,五代十国,终于终结!

赵烈站在太原城楼上,望着北方的天空——那里是燕云的方向,柴荣的燕云舆图还在他的怀里,瀛州、莫州、太原已用红笔标注“大宋已收复”,可幽州、蓟州仍空白着。他握紧怀里的传国玉玺,又摸了摸《武经总要》残卷,心里暗暗发誓:“先帝(柴荣),您放心,太原已平,北汉已亡,接下来,我定会劝陛下北伐契丹,收复燕云,让中原真正统一,让百姓真正安稳!”

夕阳西下,太原城的“宋”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赵烈知道,五代乱世的终结,只是一个开始,收复燕云、守护中原的路,还有很长。可他不再迷茫,因为他身后,有信任他的战友,有归心的百姓,有柴荣未竟的遗愿,还有那枚见证了五代更迭的传国玉玺,指引着他,在这新的时代里,继续守护中原的和平与安稳。

可他不知道,赵匡胤在汴梁已开始筹划北伐契丹,却在不久后遭遇“斧声烛影”的疑案;而杨业虽归降大宋,却在未来的雍熙北伐中,因主帅失约,战死陈家谷。一场新的风波,已在汴梁的皇宫和北方的草原上悄然酝酿,而赵烈,即将面临比五代乱世更复杂的挑战——在新的王朝里,如何守护柴荣的遗愿,如何让燕云的百姓重归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