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 第72章 金陵梦碎:宋军攻南唐,赵烈任参谋

第72章 金陵梦碎:宋军攻南唐,赵烈任参谋(2 / 2)

“让徐铉来见我。”赵烈对着陈三说。半个时辰后,徐铉穿着一身素色锦袍,神色憔悴地走进宋军大营。见到赵烈,他立刻躬身:“赵将军,求您在潘将军和大宋陛书楼的典籍。”

“徐学士,李煜早有归降之心,何至于今日?”赵烈指着营外的伤兵,“宋军有多少弟兄战死在长江?南唐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这些账,不是一句‘归降’就能抹平的。”

徐铉的眼泪掉了下来:“将军,后主并非不愿归降,是被身边的奸臣蒙蔽!去年您在金陵时,他就想答应大宋的条件,可枢密使陈乔说‘宁可亡国,不可屈膝’,硬是把求和的信使拦了下来!”

赵烈心里一动——陈乔是南唐的主战派,多次劝阻李煜归降,甚至暗中加固城防。他看着徐铉,语气缓和了几分:“我可以帮你劝潘将军暂缓攻城,但李煜必须答应两个条件:第一,立刻诛杀陈乔,以平民愤;第二,打开金陵城门,让宋军入城接管防务,不得损坏藏书楼的典籍。”

徐铉赶紧点头:“臣这就回去劝后主!”

可徐铉刚离开,金陵城内就传来消息——陈乔得知求和之事,竟煽动禁军哗变,软禁了李煜,还在藏书楼周围堆满了柴草,威胁宋军若攻城,就烧毁典籍。“这个陈乔,真是疯了!”潘美气得砸碎了茶杯,“传令下去,明日清晨攻城,务必拿下金陵!”

赵烈却拦住他:“潘将军,藏书楼里有南唐建国以来的典籍,若被烧毁,损失太大。我有一计,可活捉陈乔,保全典籍。”他再次翻开《武经总要》残卷,指着“内应破城”的战术:“陈乔的亲兵里,有不少是当年庐州归降的士兵,我可派张汉超去联络他们,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当晚,张汉超果然不负所托,联络到陈乔身边的亲兵队长。三更时分,金陵的北门悄悄打开,赵烈率五千士兵入城,直奔皇宫。陈乔正率禁军在藏书楼前驻守,见宋军入城,立刻下令点火,却被身边的亲兵拦住:“将军,您不能烧毁典籍!这是南唐的文脉!”

“反了!你们都反了!”陈乔拔出弯刀,就要砍向亲兵,却被赵烈一剑挑飞武器。“陈乔,你煽动哗变,软禁君主,还想烧毁典籍,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陈乔被宋军擒住,却仍嘴硬:“我乃南唐大臣,宁死不降!你们休想毁掉南唐的根基!”

“南唐的根基不是你这种奸臣能代表的。”赵烈下令将陈乔押下去,又让人扑灭藏书楼周围的柴草。当他走进藏书楼时,看到李煜被软禁在角落,脸色苍白,怀里还抱着一本《花间集》。

“赵将军……”李煜看到赵烈,眼里满是愧疚,“是朕糊涂,害了百姓,害了南唐……”

“陛下(李煜),现在醒悟还不晚。”赵烈扶起他,“大宋陛下已答应保全你的宗室,金陵的百姓和典籍也会得到保护。你若真心归降,就随我去汴梁,向大宋陛下请罪。”

李煜点点头,跟着赵烈走出藏书楼。此时,天已蒙蒙亮,宋军已控制金陵全城。百姓们站在街道两旁,有的脸上带着恐惧,有的却露出释然的笑容——他们知道,战火终于要结束了。

赵烈站在金陵的朱雀航上,望着晨光中的都城,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柴荣当年的北伐,想起吴越的和平统一,想起南汉的荒唐乱象,如今,南唐终于归降,长江以南的土地基本统一,五代乱世的终结,终于近在眼前。

可他不知道,陈乔的余党并未全部被擒。当天下午,金陵城西突然传来骚动——十几个陈乔的亲信煽动流民,说“宋军要把金陵百姓迁到汴梁当奴隶”,还放火烧了几家商铺。赵烈率人赶到时,流民们正围着商铺打砸,亲信们拿着短刀,对着百姓大喊:“跟宋军拼了!”

“大家住手!”赵烈站在高台上,举起李煜的归降诏书,“李煜已归降大宋,陛下(赵匡胤)下旨,金陵百姓免五年赋税,凡被陈乔胁迫的士兵和流民,一律既往不咎!这些亲信是想让你们继续受苦,大家别上当!”

流民们看着归降诏书,又看了看身边的亲信,渐渐清醒过来。一个老农突然拿起锄头,对着亲信砸去:“俺们再也不上当了!这些人害死了俺儿子,俺要为儿子报仇!”

流民们纷纷响应,很快就将亲信制服。赵烈让人将亲信押下去,又安抚流民:“大家放心,大宋会保护你们,谁再敢作乱,定严惩不贷!”

夜色渐深,金陵城内渐渐安静下来。赵烈站在城楼上,望着江面的宋军战船,心里却没轻松——南唐虽已归降,可北汉仍在依附契丹,燕云十六州尚未收复,五代乱世的终结,还有最后一道难关。

潘美走到他身边,递上一杯热酒:“赵参谋,金陵已破,南唐归降,你立了大功!陛下(赵匡胤)定会重赏你!”

赵烈接过酒杯,望着北方的夜空——那里是燕云的方向,柴荣的燕云舆图还在他的怀里。“潘将军,南唐虽平,北汉未灭,燕云未复,我们的任务还没完成。”

潘美点点头:“是啊,等回汴梁复命后,我们就该准备伐北汉了!”

就在这时,陈三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封来自汴梁的急信:“将军,陛下派人送来的,说北汉的刘继元(北汉后主)近期频繁联络契丹,还在太原城外增修了防御工事,怕是要对抗大宋!”

赵烈接过急信,赵匡胤的字迹里满是决心:“……金陵既下,当乘胜伐汉,一举平定北方,终结五代乱世……”他握紧酒杯,心里暗暗发誓:“先帝(柴荣),您放心,我定会见证北汉灭亡,见证燕云收复,完成您未竟的心愿!”

金陵的夜色温柔,却掩盖不住即将到来的北伐风暴。赵烈站在城楼上,手里握着《武经总要》残卷,目光坚定地望向北方——他知道,平定北汉、收复燕云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而他,将继续站在最前线,为五代乱世的终结,为中原的统一,拼尽最后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