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敌烈哈哈大笑:“赵烈,你的长枪没了,看你还怎么打!”说着,狼牙棒就往赵烈的头顶砸来。赵烈却丝毫不慌,拔出腰间的短刀,侧身躲过狼牙棒,同时一刀刺向耶律敌烈的战马——那战马的眼睛被刺中,惨叫着扬起前蹄,将耶律敌烈摔在地上。
背嵬军的士兵们立刻围上来,长枪同时指向耶律敌烈。耶律敌烈看着周围的长枪,又看了看远处溃败的北汉士兵,知道再也无力回天,只能恨恨地说:“赵烈,今日之仇,我辽军记住了!将来定要你血债血偿!”
“想报仇?先活着离开再说!”赵烈冷笑着,示意士兵们将耶律敌烈绑起来。可就在这时,辽军的副帅突然带着五千残兵,对着周军的后方冲去——他们想劫持柴荣,用皇帝换回耶律敌烈!
“陛下危险!”赵烈心里一沉,赶紧带着背嵬军往土坡冲去。柴荣身边的侍卫虽拼死抵抗,可辽军残兵悍不畏死,已经冲到距离土坡不足五十步的地方,柴荣甚至能看到辽军士兵眼里的疯狂。
“背嵬军!跟我杀回去!”赵烈的呐喊带着血丝。背嵬军士兵们也急了,纷纷策马往回冲,长枪对着辽军残兵的后背刺去。辽军副帅没想到背嵬军会突然折返,顿时慌了神,刚想下令撤退,就被赵烈的短刀刺穿了喉咙。
辽军残兵见副帅被杀,再也没了抵抗的勇气,纷纷扔下武器投降。至此,北汉和辽军的大军彻底溃败,周军士兵们在战场上欢呼雀跃,有的甚至抱着背嵬军的士兵哭了起来——他们赢了,赢了这场看似不可能赢的仗!
赵烈走到土坡上,柴荣正站在那里,脸上满是激动。看到赵烈,他快步走过来,一把抱住他:“赵将军!你立了大功!若不是你和背嵬军,朕今天怕是要栽在这里了!”
赵烈躬身行礼,声音带着疲惫:“陛下谬赞!这是背嵬军弟兄们拼死奋战的结果,也是陛下御驾亲征,鼓舞士气的功劳。若不是陛下坚守不退,弟兄们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勇气。”
柴荣笑着摇摇头,指着战场说:“朕知道,若不是你训练出这么精锐的背嵬军,若不是你在关键时刻破阵,我们根本赢不了。朕现在就封你为殿前司都指挥使,总领禁军,再赏你黄金百两,绸缎千匹!”
“臣谢陛下恩典!”赵烈再次躬身行礼,心里却满是沉重——这场仗虽然赢了,可周军也伤亡惨重,右翼的士兵死伤过半,不少将领临阵脱逃,若不整顿军纪,将来再遇到强敌,怕是还会重蹈覆辙。
果然,柴荣很快就皱起了眉,指着那些投降的周军逃兵:“赵将军,你看这些逃兵,临阵脱逃,动摇军心,若不严惩,将来谁还会为大周拼命?朕想让你负责整顿禁军,凡是临阵脱逃的将领,一律斩首示众;士兵们则重新筛选,留下精锐,剔除怯懦之辈,你看如何?”
“臣遵旨!”赵烈躬身领命,心里清楚——这是整顿禁军的绝佳时机,也是让大周军威更盛的关键。他想起《武经总要》残卷里“军纪篇”的记载:“兵无纪律,虽多亦寡;将无威严,虽勇亦怯。”只有严明军纪,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强军。
当天傍晚,周军在高平城外扎营。赵烈亲自带着人,将那些临阵脱逃的将领押到营前的空地上。营外的周军士兵们纷纷围过来,有的眼里满是愤怒,有的则带着担忧——那些将领大多是郭威时期的老臣,不少人还立过功,真要斩首示众,怕是会引起非议。
“赵将军,饶了我们吧!”一个将领跪在地上,哭着说,“我们不是故意逃的,是北汉骑兵太猛了,我们实在挡不住啊!”
“挡不住不是逃的理由!”赵烈拔出“护唐”剑,声音冰冷,“陛下御驾亲征,在土坡上坚守不退;背嵬军的弟兄们只有三千人,却敢冲向北汉和辽军的重甲骑兵;你们身为将领,拿着朝廷的俸禄,却在关键时刻扔下弟兄们逃跑,你们对得起陛下的信任吗?对得起那些战死的弟兄吗?”
将领们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趴在地上哭。周军士兵们也纷纷喊道:“杀了他们!杀了这些逃兵!为战死的弟兄们报仇!”
赵烈不再犹豫,举起“护唐”剑,对着第一个将领斩去。鲜血喷溅在地上,其他将领吓得浑身发抖,却再也没人敢求饶。接连斩了七个逃兵将领后,赵烈对着所有周军士兵大喊:“从今日起,凡临阵脱逃者,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一律斩首!凡奋勇杀敌者,无论出身,一律重赏!我大周的禁军,要成为守护中原的钢铁长城,绝不再让北汉和辽军欺辱!”
“杀逃兵!守中原!”周军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营帐的帆布都在颤抖。柴荣站在营帐门口,看着这一幕,眼里满是赞许——他没看错人,赵烈不仅懂兵法,更懂如何凝聚军心,这样的人,值得他托付重任。
可赵烈不知道,这场高平之战的胜利,虽然让大周军威大振,却也引起了一些老臣的不满——那些被斩首的将领,有的是枢密使王峻的亲信,王峻已经在暗中谋划,想找机会扳倒赵烈;而辽军虽然溃败,耶律敌烈却被他的亲兵救走,逃回了契丹,耶律德光得知高平战败后,气得暴跳如雷,已经下令集结五万大军,准备再次南下,为铁鹞子报仇。
深夜,赵烈在营帐里整理《武经总要》残卷,上面的“禁军整顿之法”已经被他用红笔标注了不少修改意见——他想借着这次整顿禁军的机会,将背嵬军的训练方法推广到整个禁军,打造一支真正能对抗辽军的劲旅。
“将军,陛下派人送来了伤药。”亲兵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陛下还说,让您好好养伤,明天再议整顿禁军的事。”
赵烈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上好的金疮药,还有一封柴荣的亲笔信:“赵将军,高平一战,你辛苦了。整顿禁军之事虽急,却也需劳逸结合。朕相信你,定能为大周打造出一支强军,将来我们还要一起北伐,收复燕云,让中原百姓过上真正的太平日子。”
赵烈握着信,心里满是暖意。他抬头望向窗外的夜空,北斗星在云层中闪烁,像在指引着方向。他知道,高平之战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整顿禁军、对抗辽军、收复燕云等诸多难事,可他没怕——因为他身边有信任他的君主,有并肩作战的弟兄,有守护中原的信念,更有那本陪伴他多年的《武经总要》,指引着他在这乱世里,一步步走向守护太平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