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 第43章 周祖建周:郭威称帝,赵烈任殿前司都虞候

第43章 周祖建周:郭威称帝,赵烈任殿前司都虞候(1 / 2)

汴梁宫城的承天门外,初春的寒雾还没散尽,却挡不住满城的热闹。没有奢华的仪仗,没有繁复的礼乐,只有两列手持长枪的周军士兵,整齐地站在道路两侧,甲胄上的冰霜被朝阳晒化,水珠顺着甲片滴落,在青石板上汇成细小的溪流。赵烈站在士兵队列的前端,手里握着殿前司的青铜令牌,令牌上“殿前司都虞候”六个字被磨得发亮,是昨夜郭威亲自为他镌刻的。

辰时三刻,郭威的车驾缓缓从宫城驶出。他没穿帝王的衮龙袍,只着一身玄色布袍,腰间系着普通的革带,唯一的装饰是一枚素银带钩——那是他当年在河东从军时,李嗣源赐的旧物。车架是寻常的乌木车,没有描金绘彩,只有车辕上挂着的那面染血黄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提醒着所有人这场称帝的由来。

“陛下万岁!”百姓们自发地跪在道路两侧,有的捧着刚蒸好的粟米,有的拿着晒干的草药,脸上虽还有几分拘谨,却没了往日的恐惧。一个白发老妇颤巍巍地走到车旁,将一个布包递给郭威的亲兵:“将军……哦不,陛下,这是俺家种的豆子,您让弟兄们尝尝,也算俺们的一点心意。”

郭威掀开车帘,亲自接过布包,声音温和:“老丈费心了,豆子朕收下,钱您拿着——周军不拿百姓一针一线,这规矩不能破。”说着,他从怀里掏出几枚铜钱,塞进老妇手里。

老妇捧着铜钱,眼泪掉了下来:“陛下真是好皇帝啊!俺们盼了这么多年,终于盼到不抢东西的军队了……”

赵烈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他想起当年李嗣源在位时,百姓也是这样拥戴,可后来的李从珂、石敬瑭、刘知远,终究还是让百姓失望了。或许,郭威真的能不一样。

车驾行至太庙前停下,郭威下车,对着太庙的方向躬身行礼——那里供奉着后周的先祖,也供奉着晚唐以来的忠良牌位,包括李嗣源。“列祖列宗在上,郭威今日称帝建周,非为一己之私,实为定乱安民。”他的声音在太庙前回荡,“朕在此立誓:轻徭薄赋,整顿吏治,驱逐胡虏,守护中原,若违此誓,天地不容!”

礼毕,郭威转身走向赵烈,将一枚鎏金印信递给他——这是殿前司都虞候的官印,印纽是一只展翅的雄鹰,象征着禁军的锐不可当。“赵烈,朕任命你为殿前司都虞候,总领汴梁禁军,整顿军纪,保护百姓。”郭威的眼神里满是信任,“你是大唐旧臣,懂兵法,重民生,禁军交给你,朕放心。”

赵烈单膝跪地,双手接过印信,印身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沉甸甸的像握着千斤责任:“臣赵烈,谢陛下恩典!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百姓所望,整顿禁军,守护汴梁,绝不让昔日‘打草谷’之祸重演!”

起身时,郭威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朕知道你念着大唐,可如今中原百姓需要的是安稳,不是执念。你护着百姓,就是护着大唐的根,这点,朕信你。”

赵烈心里一震,眼眶微微发热。这些年,他因“忠于大唐”被猜忌、被追杀,还是第一次有人懂他——忠于大唐,从来不是忠于某个帝王,而是忠于“守土保家”的初心,忠于天下百姓。

当天下午,赵烈就带着殿前司令牌和官印,前往汴梁禁军大营。营内的禁军大多是后汉旧部,有的还带着对后汉的留恋,有的则因郭威杀了刘承佑而心存不满,看到赵烈来上任,不少人抱着胳膊站在一旁,眼神里满是审视。

“都虞候,俺们是后汉的禁军,凭啥听周军的调遣?”一个满脸横肉的校尉站出来,手里把玩着腰间的弯刀,“再说,你以前是‘护唐’的,现在又来帮郭威当差,就不怕别人说你忘本?”

赵烈没动怒,只是走到营中的校场中央,拔出腰间的“护唐”剑,剑刃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我赵烈这辈子,只认‘守土保家’四个字,不认什么后汉、后周。当年我护大唐,是因为大唐能让百姓安稳;现在我帮陛下(郭威),是因为陛下承诺不害百姓、不勾结胡虏。”

他将剑插入剑鞘,指着营外的百姓:“你们看看,营外的小贩敢靠近军营卖东西了,巷子里的老人敢出来晒太阳了——这就是我们要守护的。若有人觉得跟着陛下委屈,现在就可以走;若愿意留下,就得守规矩,谁敢抢百姓一粒米、一尺布,休怪我剑下无情!”

校尉还想反驳,却被身边的老兵拉住。那老兵曾跟着赵烈在涿州击退过契丹,上前一步躬身道:“都虞候,俺们信你!只要能让百姓安稳,俺们就跟着你干!”

有了老兵带头,其他士兵也纷纷躬身:“愿听都虞侯调遣!”

赵烈松了口气,从怀里掏出《武经总要》残卷,摊开在案几上——这卷书的边角早已被翻得磨损,上面用红笔标注着“禁军整顿之法”。“从今日起,每日辰时训练队列,午时演练阵法,申时维护武器,酉时巡查营地。”他指着残卷上的草图,“队列要齐,阵法要熟,武器要利,巡查要严,这是咱们禁军的根本。”

接下来的几日,汴梁禁军大营里每天都回荡着训练的呐喊。赵烈亲自示范队列,教士兵们按《武经总要》里的“五行阵”演练,连武器维护都亲自指导——他教士兵们用猪油保养长枪,用木炭擦拭甲胄,甚至还改良了箭壶的设计,让箭矢取用更方便。

有一次,一个年轻士兵偷偷抢了营外小贩的一只鸡,被赵烈抓了个正着。士兵吓得跪地求饶:“都虞侯,俺错了!俺就是太饿了,才……”

赵烈看着他冻得发紫的脸,心里虽有不忍,却还是下令:“打二十军棍,罚抄《禁军守则》十遍,再把鸡钱还给小贩,当面道歉。”

打完军棍,赵烈让人端来一碗热粥,递给士兵:“饿了可以跟伙房说,营里虽不富裕,却也不会让你饿着。但抢百姓的东西,就是破了规矩,今天饶了你,下次再犯,定斩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