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誓师大会带来的集体亢奋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弥漫在整个高三年级里一种更为具体、更为沉重的紧迫感。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每天无情地递减,像沙漏里不断流失的沙,提醒着每个人时间的宝贵与残酷。
放学后,图书馆的老位置。林晚星摊开一套刚发下来的数学模拟卷,上面的红叉比预想中要多,尤其是最后两道大题,几乎全军覆没。她盯着惨淡的分数,感觉胸口像是压了一块石头,呼吸都有些困难。誓师大会上的决心是真的,但面对眼前实实在在的差距,无力感还是像潮水般涌了上来。
陆辰轩坐在对面,并没有立刻开始自己的学习。他安静地观察了她几分钟,看着她从最初的沮丧,到强打精神拿起笔,再到对着复杂的解析几何图形眉头越皱越紧,最终几乎要放弃般地趴在了桌上。
他合上自己正在看的竞赛书,轻轻敲了敲桌面。
林晚星抬起头,眼神有些黯淡和茫然。
“把你这学期所有大考的数学和物理试卷拿出来。”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情绪,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性。
林晚星愣了一下,虽然不解,但还是依言从文件袋里翻出了期中、期末以及几次重要模考的试卷,推到他面前。
陆辰轩接过试卷,快速而专注地翻阅起来。他的目光锐利,手指在分数、错题类型、甚至答题步骤上快速划过,不像是在看试卷,更像是在分析一组复杂的数据。他拿出草稿纸,不时写下几个关键词或符号,字迹潦草却逻辑清晰。
图书馆里很安静,只有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林晚星屏息看着,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他到底看出了什么。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陆辰轩放下了最后一页试卷。他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林晚星,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切中了要害:
“你现在的策略有问题。”
林晚星的心一紧。
“什么问题?”
“你想面面俱到,结果处处失守。”他言简意赅,用笔点着草稿纸上他刚刚画出的简易分析图,“你看,你的失分点,超过70%集中在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和难题的最后一问。这些题目,耗费你大量时间,得分率却极低。”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最后一百天,目标不是攻克所有难题,而是最大化总分。你的基础题和中档题正确率有提升空间,但不够稳定。这是你接下来最需要巩固的‘基本盘’。”
林晚星怔住了。她一直以为,要缩小差距,就必须像陆辰轩那样去挑战高难度题目。可他现在的分析,却指向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可是……如果不做难题,分数上限会不会……”她迟疑地问。
“你的上限,不取决于能否做出压轴题,而取决于基本盘是否牢不可破。”陆辰轩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保证基础和中档题一分不丢,你的总分就能稳定在一个不错的区间。至于压轴题,策略要变:学会拆解,拿到步骤分,不强求完全解出。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投入到你的薄弱科目——英语的阅读理解和语文的作文素材积累上。”
他一边说,一边从自己的笔记本里撕下一张空白页,开始飞快地书写。林晚星探头看去,只见他列出了一个极其详尽的百日冲刺计划表:
时间分配:精确到每天早、中、晚不同时段的主攻科目和任务类型。
数学\/物理:明确标注“每日限时完成中档题组,确保准确率;压轴题只做第一问,重点研究标准答案的解题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