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舰队那令人窒息的沉默,如同一柄悬于头顶、却不知何时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然而,地球文明历经浩劫锤炼出的坚韧神经,并未在这未知的恐惧中绷断,反而将其转化为了近乎疯狂的驱动力。既然无法洞察敌人的意图,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这每一分、每一秒抢来的时间,将自身的利刃磨得更锋,将守护的坚盾铸得更厚。
瓦西里耶夫“以最坏打算,做最万全准备”的命令,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整个地球联盟激起了层层扩散的行动浪潮。短暂的迷茫与焦虑之后,是前所未有的统一意志和爆发式的工作热情。整个文明像一架精密而庞大的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着运转起来。
月背,“昆仑”计划主船坞。
这里已然成为太阳系内最繁忙、最壮观的所在。巨大的框架结构横亘在冰冷的月壤之上,其规模远超人类历史上任何造物。数以万计的工程舰艇如同工蜂般环绕着这未完工的巨兽穿梭不休,耀眼的焊接火花比星辰更密,引擎的尾焰映亮了永远黑暗的月背天空。
“疾速”预案启动后,来自火星、小行星带乃至地球本土的战略资源,通过一支支庞大的运输舰队,昼夜不停地涌向这里。新型的“大力神”级工程机甲,挥舞着如同摩天楼般的机械臂,将预先制造好的、融合了帝国合金技术与修真加固阵法的巨型舰体模块,精准地吊装、铆接。灵能管道与超导线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舰体内部蔓延,如同为这头钢铁巨兽注入血脉与神经网络。
总工程师的声音因为连续熬夜而沙哑,却在通讯频道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进度比预期快了18%!反应堆核心舱室已合拢,主结构强度测试超出设计标准5个百分点!照这个速度,我们有望在预期时间前,让这大家伙具备初步机动和防御能力!”
这艘被寄予厚望的“昆仑”舰,已不仅仅是未来的旗舰,更是人类不屈意志的象征,是劈向黑暗深空的信念之矛。
各大战役训练基地,口号震天,灵光闪耀。
新征召的士兵,无论是来自地球的青年,还是火星基地长大的“火二代”,亦或是小行星带矿工子弟,都在经历着地狱般的强化训练。模拟舱内,他们面对的是根据帝国“幽影”、“剃刀”乃至推测中更强大敌人数据构建的虚拟战场,死亡率设定高达惊人的70%。每一次“死亡”都伴随着详尽的数据分析和战术复盘,逼迫他们在极限压力下快速成长。
修炼场上,由元初门高阶修士和军方体能教官组成的指导团队,针对性地为具有不同天赋的士兵制定修炼计划。《星辰引气诀》成为标配,辅以各种强筋健骨、凝神聚气的丹药。惨叫声与突破时的灵能波动交织在一起,每天都有人倒下,但更多的人在痛苦中突破极限,气息变得越发凝实、凌厉。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古训,在这里被赋予了星际时代的内涵。他们要流的,不仅仅是汗,更是对自身潜能近乎残酷的压榨。
地球轨道,联盟最高科学院(代号“普罗米修斯”)。
这里汇聚了人类最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与星灵共同体交流学者、元初门炼器宗师。帝国舰队静默带来的压力,在这里化为了无数个不眠之夜和激烈争论。
对“碎星渊”战役中缴获的帝国战舰残骸,尤其是那艘被重创的“戈尔贡”级无畏舰的逆向工程,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能量核心的约束场原理、护盾生成器的频率自适应算法、引擎的空间翘曲效率……每一个细微的突破,都迅速被转化为技术蓝图,下发至各地的军工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