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阿尔法”星系的勘探结果,如同一盆混合着冰碴的冷水,兜头浇在了因防御圈建成和虫洞发现而稍显振奋的联盟高层头上。那触目惊心的戴森云残骸、被彻底“消毒”的行星、神秘的第三方袭击者,以及种种未解之谜,构成了一幅远比帝国威胁更加深邃、更加令人不安的宇宙图景。
然而,在最初的震惊与恐惧过后,一种更加复杂的情绪开始滋生。危机中往往蕴藏着转机,而这废弃星系的背后,是否也隐藏着让地球文明在绝境中翻盘的、难以想象的机遇?一场关乎文明未来走向的激烈辩论,在联盟最高议会密室中展开。
以艾琳娜博士和部分激进派将领为首的“机遇派”,观点明确而急切。
“诸位,我们面对的是能够建造戴森云的超级文明遗产!”艾琳娜的投影在会议室中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光幕上展示着那些巨大的结构残骸分析图,“哪怕只是从中解析出一点皮毛——关于能量利用、材料科学、空间技术甚至是……他们为何被毁灭的原因——都可能让我们的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的飞跃!这可能是我们抗衡帝国,甚至未来在星际中立足的唯一希望!”
一位资深将领附和道:“没错!帝国像悬在我们头顶的铡刀,不知何时落下。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被动防御和王也顾问的个人伟力上。这个虫洞和那边的废墟,是我们主动出击,寻找破局之法的唯一途径!风险固然有,但坐以待毙的风险更大!”
他们提出的具体机遇包括:
1. 技术跃迁的宝库:戴森云残骸中可能蕴含远超地球理解的能量核心、推进系统、材料配方。哪怕找到一块保存相对完好的计算机数据存储单元,其价值都不可估量。
2. 战略资源的诱惑:一个曾经高度发达的文明,其星系内必然蕴藏着被高度开发和提炼的稀有资源。那些漂浮的残骸本身,可能就是一座座悬浮的“资源山”。
3. 情报与警示:了解毁灭这个文明的元凶(无论是那个第三方势力还是其他原因),对地球而言是无比宝贵的情报。知己知彼,方能避免重蹈覆辙。
4. 潜在的避难所?:尽管环境恶劣,但一个被毁灭的、看似被“遗忘”的星系,在极端情况下,是否可能成为地球文明的一条退路?一个用于保存火种的秘密基地?
以瓦西里耶夫和部分谨慎派官员、科学家为首的“风险派”,则持极其审慎,甚至反对的态度。
“机遇?那更像是一个裹着糖衣的、通往地狱的请柬!”瓦西里耶夫声音沉重,他指着星图上那片标记为“未知高等威胁”的红色区域,“我们亲眼看到了那些隐形舰船的战斗力!它们能毁灭戴森云文明,碾碎我们比碾死一只虫子还要简单!主动去招惹这样的存在,是嫌我们死得不够快吗?”
他逐一驳斥“机遇派”的论点:
1. 技术鸿沟与理解壁垒:超级文明的技术,对我们而言可能如同天书,甚至可能存在认知陷阱或自毁机制。盲目研究,技术没得到,反而可能引发灾难。
2. 资源的虚妄:在拥有如此强大敌人的眼皮底下开采资源?无异于虎口夺食。很可能资源没到手,反而暴露了虫洞的存在,为太阳系引来灭顶之灾。
3. 情报的代价:获取那种级别的情报,需要投入的力量和面临的危险,很可能是我们无法承受的。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
4. 避难所的幻想:一个被彻底摧毁、随时可能被未知势力再次光顾的星系,算什么避难所?那更像是集体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