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虫洞勘探任务(1 / 2)

天然虫洞的发现,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已暗流汹涌的湖面,在联盟最高层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希望与恐惧交织,机遇与风险并存。在经过连续数日不眠不休的激烈辩论与风险评估后,瓦西里耶夫最终拍板:启动勘探!但不能是盲目的冒险,必须是以最精锐的力量,执行最谨慎、最周密的初步勘探。

一支代号“探隙者”的特殊任务小队迅速组建起来。其成员堪称联盟精华中的精华:

· 队长赵岩:“深空潜行者-07”的发现者,经验丰富的老宇航员,冷静沉着,拥有在极端环境下做出正确决断的能力。

· 首席科学家艾琳娜博士(远程指导):负责整个任务的科学目标制定和数据解读,她将在昆仑指挥中心通过灵能超光速通讯进行实时(略有延迟)指导。

· 副队长陈煜:从“利刃”小队借调而来,拥有卓越的灵能感知天赋,负责评估虫洞及另一端的灵能环境,并作为小队的主要超凡战力保障。

· 修士李慕白:一位精研空间阵法的金丹后期修士,负责监控虫洞的空间稳定性,并在必要时尝试以阵法手段应对突发情况。

· 工程师萨姆·卡特:顶尖的机械与电子工程师,负责维护和操作特制的勘探设备。

· 医疗官兼生物学家伊莎贝拉·陈:负责监测队员生理状态,并初步评估另一端可能存在的生物风险。

他们乘坐的,不再是“深空潜行者-07”,而是一艘专门为此任务紧急改装的特殊舰船——“跃迁者一号”。它基于“影舞”级的框架,但进行了全方位强化:

· 强化船体与护盾:船体使用了最新的“虚空钢”复合材料,护盾系统优先考虑对未知能量和空间应力的抗性。

· 多重探测阵列:集成了最先进的全波段传感器、高精度引力波探测器、灵能背景扫描仪以及数台由艾琳娜团队专门设计的“空间结构稳定性监测仪”。

· 紧急跃迁引擎:搭载了一台试验性的、功率更大的“灵能跃迁引擎”原型机,作为遭遇不可抗危险时的最后逃生手段。

· 冗余系统与生存舱:所有关键系统均有备份,并配备了可独立维持数月的强化型逃生舱。

“跃迁者一号”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可移动的科学实验平台。

在出发前,王也亲自在月背基地为“跃迁者一号”和所有队员进行了短暂的“加持”。他并非赐予力量,而是以自身对空间法则的理解,在舰船外壳和内壁刻画了细微的稳定符文,并给予每人一道护身灵符,可在遭遇致命空间撕裂时,提供一次性的庇护。

“此行福祸难料,谨守本心,见机而行。”王也的叮嘱言简意赅,却重若千钧。

“跃迁者一号”悄然抵达虫洞附近,保持着安全距离。从舷窗望去,那个被称为“宇空裂隙”的虫洞,在视觉上几乎难以察觉,只有通过特殊传感器才能“看到”那片空间如同一个微型的、不断缓慢旋转的透明旋涡,周围的星光在其边缘发生极其细微的扭曲。

“所有系统检查完毕!”

“外部环境稳定,虫洞参数与发现时一致。”

“开始释放第一阶段探测单元!”

数台小型、坚固的无人探测器,如同被抛向漩涡的石子,依次射向虫洞。它们的设计目的就是牺牲品,任务是在穿越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收集数据并传回,哪怕只能坚持几秒钟。

第一台探测器接触虫洞边缘的瞬间,舰桥内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没有爆炸,没有消失。探测器如同融入水中一般,悄无声息地没入了那片扭曲的空间,传感器信号瞬间变得极其混乱、充满了无意义的噪音,随后彻底中断。

“信号丢失!”卡特工程师报告,但语气并不沮丧,“但在中断前,我们收到了0.3秒的有效数据!空间曲率变化剧烈,但未超过探测器结构极限!内部似乎存在某种……通道感!”

随后释放的几台探测器,有的在穿越中途信号彻底消失,有的则在短暂中断后,传回了极其微弱、但明显来自另一个坐标的宇宙背景辐射信号!

“确认了!它真的通向另一个地方!”伊莎贝拉的声音带着颤抖的兴奋。

陈煜闭目凝神,神识小心翼翼地延伸向虫洞。“感觉很……奇怪。空间的‘质地’完全不同,里面的灵能流向是单向的,很平和,但没有回头路的感觉。另一端……气息很干净,没有感知到明显的恶意或混乱。”

李慕白则手持罗盘状的法器,眉头微蹙:“裂隙结构稳定得不可思议,仿佛被某种力量维持着。天然形成能如此,实属罕见。”

初步探测结果鼓舞人心。在经过又一轮激烈的远程辩论和瓦西里耶夫的最终授权后,“跃迁者一号”决定进行首次载人穿越尝试。目标:穿越虫洞,在另一端停留极短时间进行初步环境扫描,然后立刻返回。

“各单位就位!执行穿越程序倒计时!”赵岩的声音通过舰内通讯响起,平稳中透着一丝难以抑制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