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 > 第645章 社会结构变迁:贡献度体系深化

第645章 社会结构变迁:贡献度体系深化(1 / 2)

战争的铁砧不仅锤炼着军队的刀锋,也在重塑着整个文明的社会肌理。当生存成为压倒一切的最高准则,旧有的货币体系、阶级划分和价值观念,在帝国舰队的阴影下迅速瓦解、重构。一种全新的、冰冷而高效的硬通货——“贡献点”,如同无形的血液,开始渗透到地球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彻底改变了亿万人的生活与命运。

战前,黄金、信用点、资本曾是衡量价值的主要尺度。但当星球存亡悬于一线,这些符号瞬间失去了意义。工厂需要的是矿石和能源,军队需要的是武器和兵员,社会需要的是粮食和秩序。如何公平地分配日益稀缺的资源,激励每一个个体为文明存续竭尽全力,成为联盟政府最紧迫的课题。

“贡献度体系”应运而生。

这套由“伏羲”核心运算并监督执行的庞大系统,旨在将每一个公民、每一个组织对文明生存与战争的“贡献”,量化成一个具体的数值——贡献点。

矿工每开采一吨稀有矿石,获得贡献点。

工人每生产一支“萤火”步枪或一个引擎零件,获得贡献点。

士兵在前线击毁一架敌机或坚守阵地一小时,获得巨量贡献点。

科研人员攻克一个技术难关,根据“伏羲”评估其战略价值,获得天量贡献点。

甚至,普通农民生产超出配额的粮食,教师培养出通过考核并投身关键行业的学生,艺术家创作出被评定为“显着提升士气”的作品,都能获得相应的贡献点。

反之,任何懈怠、浪费、破坏秩序的行为,都会被扣减贡献点,严重者甚至会被清零。

贡献点,直接与生存资源挂钩。食物、饮水、住房、能源、医疗……所有这些不再免费配给,而是需要消耗贡献点来兑换。贡献点越高,能兑换的资源数量越多、品质越好。一个获得勋章的英雄士兵,其家属可以居住在安全舒适的深层地下城,享受优先医疗和营养配给;而一个贡献点低下甚至为负的人,可能只能得到维持最基本生存的配额,居住在环境恶劣的地表或浅层掩体。

贡献点体系催生了全新的社会阶层结构,与旧时代的财富或血缘无关,只与“价值”挂钩。

顶层是“战略贡献者”:如瓦西里耶夫、艾琳娜博士、王也(其贡献点被设为象征性的无限),以及那些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的科学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他们拥有近乎无限的资源调配权,但其个人消费往往极其克制,贡献点更多用于推动重大项目。

中层是“核心贡献者”:包括前线精锐部队的官兵、关键工厂的技术骨干、优秀的教育和医疗工作者、高效的行政管理人员。他们是社会的稳定支柱,生活条件有保障,并能通过持续努力积累贡献点,提升自身和家庭地位。

底层是“基础贡献者”: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工人、农民、士兵。他们通过完成定额任务获得贡献点,维持着文明的基础运转。虽然生活清苦,但清晰的晋升通道(例如,普通士兵通过战功可晋升,工人通过技术革新可获得额外奖励)给了他们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