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都市生活苦,修仙成道祖 > 第543章 船坞扩建与资源倾斜

第543章 船坞扩建与资源倾斜(1 / 2)

“长城级”战列舰的蓝图,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地球联盟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涟漪。振奋与压力并存。蓝图上的线条与数据再辉煌,若无法从虚拟化为实体,便毫无意义。所有人都明白,决定文明命运的,终将是那冰冷星海中的钢铁与火焰的碰撞。因此,当设计图被最高权限锁定的那一刻,一场与时间赛跑、规模空前的船坞扩建与资源争夺战,也随之轰然打响。

月球轨道,“天宫”巨型船坞群:

这里是当前地球联盟太空造船能力的核心。原本的“天宫”号空间站早已被兼并、改造,其周边空间,如同星际时代的“珍珠港”,布满了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船坞模块。

此刻,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核心区域的“一号主力舰坞” 。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封闭式船坞,而是一个由巨型合金骨架构成的开放式框架结构,长轴超过一点五公里,宛如一条钢铁巨龙的肋骨,横亘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中。

无数工程舰艇像忙碌的工蜂,环绕着这具“龙骨”穿梭往来。大型牵引机器人将预制的、闪耀着“灵璇金”特有光泽的舰体模块,从附近的材料堆放区缓缓推送至指定位置。身着厚重宇航服的工程师和熟练的筑基期修士,在冰冷的金属骨架上进行着焊接、布线、刻录基础符文等作业。电焊的弧光如同节日的烟火,在真空中无声地频繁闪烁,映照着远处缓缓转动的地球。

为了建造“长城级”的首舰——“盘古号”,整个“天宫”船坞群进行了彻底的升级。

· 零重力精炼厂: 就近建立了一座利用月球矿石和小行星拖拽来的富金属天体进行冶炼的精炼厂,专门生产高纯度的“灵璇金”及其他特种合金,减少从地球运输的成本和时间。

· 符文刻录中心: 新建了恒温恒压且充满惰性灵气的特殊舱室,由元初门器堂的精英弟子轮班值守,负责在关键舰体结构和装甲内层,进行高精度的阵法符文刻录。这是科技设备难以替代的工序,直接关系到未来战舰护盾的强度和能量系统的稳定性。

· 生态循环测试区: 模拟建造了“长城级”生活区的核心部分,测试其融合了科技与“聚灵阵”、“生机阵”的生命维持系统,确保上千名乘员能在长期星际航行中保持健康与战斗力。

资源倾斜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来自地球的最高优先级物资运输船几乎塞满了临近的泊位,卸载着无法在太空直接生产的精密仪器、特种芯片以及用于“活性缓冲胶质层”培养的生物基材。联盟后勤司令部的一位将军曾看着调度清单苦笑:“现在想从‘天宫’调一颗螺丝去火星基地,都得经过最高军事委员会三位委员的签字。”

相比月球“天宫”的相对成熟,位于火星轨道上的“荧惑”船坞,更显出一种草创期的粗犷与热火朝天。这里的目标,是成为未来“长城级”后续舰,乃至更庞大舰船的生产基地。

利用火星两颗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的资源,以及火星本土开采的矿产,这里正在建设规模更大的开放式船坞。由于火星重力略大于月球,但远小于地球,且拥有更丰富的水冰资源,其发展潜力被极度看好。

此刻的“荧惑”船坞,更像一个巨大的太空建筑工地。预制好的巨型结构件被大型运输舰从火星表面的工厂直接抛射至轨道,由工程机器人捕捉后进行组装。为了加快进度,甚至动用了实验性的“纳米机器人集群打印技术”,在特定区域直接“生长”出复杂的内部管道和支撑结构。

资源向“荧惑”的倾斜,则体现在“人”和“基础”上。大量原本计划用于月球扩建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被紧急调往火星。数以万计的自动化采矿设备、工业级3D打印机、以及成套的聚变反应堆核心被优先运抵此地。联盟的目标很明确:必须在帝国下一波攻击到来前,让火星至少具备一艘“长城级”的独立建造和维护能力,形成双线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