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仙台议会落幕,王也并未在蜀山境内过多停留,与清虚真人等又密谈一番后,便带着初步达成的两项公约成果,返回了元初门。
议会框架虽已搭起,但王也深知,联盟的力量终究是外力,是锦上添花,绝非安身立命之本。在这煌煌大世,自身硬实力才是根本。元初门作为他的基本盘,作为他在议会中话语权的坚实后盾,必须趁此东风,尽快发展壮大。
如今的元初门,虽因他晋升元婴而名声大噪,被尊为顶级势力,但底蕴终究浅薄。弟子门人数量、质量,中层管理架构,丹药法器储备,功法传承体系……与蜀山、南宫家这等传承数千年的庞然大物相比,差距依然巨大。
“外务已暂定,该彻底梳理内部了。”王也坐于重整一新的主殿之上,对下首的石龙、陈天南以及几位新提拔起来的核心弟子说道。
他的第一个命令,便是有限度地开放山门,扩大招录门人!
消息一经放出,顿时在整个修真界,尤其是散修和小型门派中引起了巨大轰动!
一位元婴真君坐镇的宗门!新晋东方议会的常任理事势力!前途无量!这对于许多缺乏资源、缺乏靠山、道途艰难的散修和小门派弟子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一时间,前往滇南元初门驻地想要拜师入门或是寻求依附的修士,络绎不绝,几乎踏破了山门前的台阶。
然而,王也深知根基的重要性,宁缺毋滥。他亲自制定了极其严苛的筛选标准。
“设立‘三关考核’。”王也吩咐道,“第一关,问心路。布下幻阵,考验其心性、毅力、有无恶念业障。心术不正、意志不坚者,纵是天资绝世,也绝不收录。”
“第二关,测缘法。由金丹期长老出手,检测其灵根资质、悟性高低。我元初门不求人人天才,但需有可塑之才。”
“第三关,查根底。由外事堂负责,动用一切渠道,仔细核查每一个通过前两关者的出身来历、过往经历,确保其身家清白,与敌对势力无染。”
三道关卡,如同三道巨大的筛子,将绝大多数投机者和庸才拒之门外。每日能最终通过考核者,寥寥无几,但每一个都是心性、资质、根底经过多重检验的可造之材。
对于前来寻求依附的小门派或修仙家族,元初门也持开放但谨慎的态度。允许其保留部分自治性,但必须遵守门规,核心弟子需接受元初门的统一调派和培养,其原有资源点也需纳入宗门整体规划。一番权衡下来,最终只有三个风评不错、实力尚可的小型家族和两个散修团体成功并入元初门,带来了数百名底子相对干净的弟子和一些特色资源。
即便如此,短短一月之内,元初门的正式门人数量也几乎翻了一倍,达到了近两千人,虽然依旧无法与那些动辄弟子过万的大派相比,但总算不再是之前那般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