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彪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的王大力打断了。
“大彪,我和你说,根据我在城里多年打拼的经验......”
王大力趴在王大彪耳边,耳语了几句,王大彪连连点头。
王大力的第一个建议是继续降低价格,赔本甩卖。
王大彪一听还要降低价格,顿时急眼了:
“哥,这已经赔得够惨了,再降价,我可亏不起啊!”
谁知,王大力却说:
“降价不是目的,现在是要尽快出手,等猪肉变质了,那就更卖不出去了。”
“大彪,你得继续降低价格,现在的情况是尽快出手,哪怕赔本也要把猪肉卖出去。
换个地方,说不定还能挽回一些损失。”
于是,王大彪听大哥的。
换了一个地方,把猪肉的价格降到了成本价以下。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出了问题。
一头猪还没卖出去,就有人发现了猪肉的问题。
甚至有人怀疑是不是饲料有问题。
王大彪没有赚到钱,反而越赔越多。
而另一边的王保田也没闲着。
他找关系,走后门。
希望通过自己的人脉,能让一些餐馆和超市采购他的猪肉。
他四处打听,找到了一些有关系的中间人。
然而,这些中间人虽然收了他的好处费,但并没有帮他解决问题。
只是敷衍了事。
这让王家父子三人很是气恼。
紧接着,王大力又让王保田帮着找人伪造了质检报告。
四处宣传王大彪的猪肉是经过严格检测的。
然而,这种做法显然没用。
山花村的村民们反而觉得王大彪的脑子有问题。
甚至还有人向相关部门举报他的行为。
走投无路之下,王大彪只好高价雇佣推销员。
让他们到各个市场去售卖。
给出他们丰厚的酬劳。
而然,这些推销员虽然努力推销。
但消费者对王大彪的猪肉已经失去了信心,无论推销员怎么解释,消费者都不买单。
与此同时。
县里得知王大彪售卖的猪肉存在问题,便停止了对他的资金支持。
这让王大彪的猪场资金链断裂。
他开始拖欠饲料供应商的货款,拖欠工人的工资,甚至无法支付猪场的水电费。
猪场的运营陷入瘫痪,连张寡妇都提出了离职,猪场变得混乱不堪。
眼见一切都不行,王大力又让王大彪去银行贷款。
结果银行贷款逾期。
银行将王大彪告上法庭,要求他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王大彪的猪场被法院查封,资产被冻结,他陷入了彻底的困境。
随着一串打击,王大彪的猪场彻底面临倒闭。
王大彪看着那些空荡荡的猪圈,心中充满了绝望。
他着急的想要找人收购猪场。
但是,他的猪场已经声名狼藉,没有人愿意接手。
王大彪的日子越来越难熬。
与此同时,山花村的村民们听说了王大彪的处境,纷纷议论起来。
有人说:“王大彪这是自食其果!”
还有人说:“王大彪真是活该,李俊的草药卖得那么好,他却还在想着怎么宰人。”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别,李俊愿意为村民着想,王大彪却只想着自己赚钱。
这就是罪有应得。”
..........
慢慢的,王大彪成为了村民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一天夜里,李俊找到李桂花问道:
“嫂子,我想和你说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