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国表示,在座的每个人都不是没读过书的文盲,大家不妨仔细想一想。
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农民和工人确实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力量,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真正需要的是那些具备专业知识和特殊能力的人才。
现在这些有知识、有能力的人,确实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
但国家有句老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赵卫国相信,总有一天,国家会重新需要这些有才能的人。
等到那个时候,他们这些现在家庭成分好的人,再想主动去亲近、讨好人家。
人家恐怕都不会愿意搭理他们,因为彼此之间已经有了差距。
因为到那时他们会发现,自己和那些有才能的人,早已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了。
但现在不一样,这些有才能的人就在他们的队伍里,和他们朝夕相处。
这正是他们和这些有才能的人接触、向他们学习的最好机会。
赵卫国强调,自己不是在让大家去刻意巴结谁。
他的意思是,眼前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要是现在不抓紧时间向他们学习。
难道要等到将来人家重新崛起、事业腾飞,而自己再也追不上人家的时候,才想着去学习吗?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赵卫国反问大家,自己说得对不对。
没错,此刻众人所在的地方位置偏远,远离繁华地带。
外界那些复杂的纷争和不良影响,暂时还没有波及到这里的人。
而且这群人都读过书,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再加上赵卫国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没有空洞的口号。
毕竟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几千年的历史还是几百年的历史。
都充分证明了治理国家终究需要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这是历史的规律。
如果没有文化知识,那么自己这辈子可能永远都只能从事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体力劳动。
这样一来,就很难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一辈子被困在底层。
就在这时,白晓峰第一个开口说话,他对着赵卫国说道。
白晓峰告诉赵卫国,团长刚才说的话自己都听明白了,请团长放心。
他们一定会认真学习,不辜负团长的期望,不让团长失望。
另一个人也紧接着开口,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他说自己也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果不是团长今天把这些道理说透彻。
自己根本不会想到这么多,甚至之前还在心里偷偷为那些成分不好的人遭遇困境而感到幸灾乐祸。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然后对着在场的各位道歉。
他说真的很抱歉,自己要为之前那种错误的想法向大家道歉。
现在他终于明白,眼前和这些有知识的人相处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
而且这个机会还关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个人的提升,非常重要。
又有一个人附和着说道,没错,团长说得太对了。
如果不是团长及时点醒他们,他们肯定会白白错失这个大好的机缘,留下遗憾。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纷纷认同赵卫国的观点。
看着众人纷纷醒悟的样子,赵卫国心里非常清楚。
经过今天这番谈话,大家的心终于真正凝聚到一起了,不再有隔阂。
要知道,如果是在自己原来生活的那个时代。
像赵远他们这样的人,大多都是家境优越的公子哥,生活条件很好。
他们各自都有自己固定的交际圈子,人脉资源也不同。
甚至他们的人生起点,从一开始就比自己高很多,有着先天优势。
但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时间还很充裕,有足够的时间去改变。
足够自己通过努力,把和他们之间的起点差距缩小到同一水平线上。
甚至还有可能让自己的起点超过他们,实现弯道超车。
而且赵卫国深深明白,“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知道团结的重要性。
就算自己再厉害,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做好所有事情。
其实,他心里早已有了盘算,那就是打造一个专属自己的小圈子,甚至是一个隐秘的私下组织。
唯有如此,日后时局变动之时,他在社会上才能握有一定的话语权,不然他如今这个团长身份,岂不是白白担当了?
思绪至此,赵卫国转向众人,继续说道:“大家能领会这些道理就很好。”
“不管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是各类实用技能的掌握,我们都不能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