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臭老九(1 / 2)

阎解放也跟着帮腔:

“就是!”

原本对两人印象还不错的黄成柱,经过这件事之后,对他们彻底没了好感。

这两人简直就是一对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黄成柱对着他们厉声说道:

“闭嘴!你们还算是人吗?要是没有赵卫国,你们早就死了。

现在还在这儿说风凉话,要是不想在小黄营子待了,就给我滚!

我们小黄营子不欢迎你们这样的人,真是连那些偷鸡摸狗的都比不上!”

听到黄成柱的话,两人心里虽然不服气,但一想到要是被赶出小黄营子,那就真的只能等死了。

他们很清楚,如今自己的户口已经迁到了这里,就算能回到首都,也没有粮食供应,在这里至少还有活下去的可能。可要是离开了这里,没有黄成柱开的介绍信,他们哪儿也去不了。

那个年代就是这样,没有介绍信,既不能坐火车,也不能进城,更别说住旅店了。

就算他们一路乞讨往回走,也会被遣送回来。

所以两人即便满心不情愿,也只能在黄成柱的“威胁”下,极不情愿地跟着离开了。

看着他们几人走后,李大宝对赵卫国说:

“这两头熊是你打死的,怎么分配你来决定吧!”

赵卫国回答道:

“我要四个熊掌和那张熊皮,剩下的熊肉就分给大家吧!”

李大宝好奇地问:

“卫国,刚才那两个小子说那些话的时候,你一点都不惊讶,难道他们在首都的时候也是这副模样?”

赵卫国苦笑着说道:

“何止是他们俩,我们那个大院里差不多都是这样的人,我都已经习惯了!”

听到赵卫国的话,李大宝震惊地说:

“什么?他们的父母也这样吗?”

赵卫国解释道:

“我们在帝都住的是四合院,就是那种规模特别大的三进院落。

这里的建筑风格,倒与你所提及的赵爷府有几分相似,只不过在规模上要比赵爷府小上一些,它们同属过去朝代官员居住的宅邸。

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原本属于官员的房子,就转变为供家属居住的院落了。

在我们居住的那个大院里,一共住着二十多户人家,加起来总共有一百多口人。

由于这个大院是三进院的格局,分别划分出前院、中院和后院,所以为了方便管理,每个院子都安排了一名管理员。

大院里的人们都习惯性地称呼这三位管理员为一大爷、二大爷和三大爷,其中,阎解放就是三大爷的二儿子,而刘光天则是二大爷的二儿子。

大院里的这两位大爷,本身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存在一些问题,你想想,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其他人大体上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当赵卫国把这些情况说完后,李大宝脸上的惊讶神情变得更加明显了:

“什么?竟然还存在这样的事情?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我之前还以为只有阎解放和刘光天这两个人这么不知羞耻呢。

那你在那样的大院里是怎么熬过来的啊?要是换作我住在那儿,估计早就让人气得不行了!”

赵卫国听了李大宝的话,平静地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习惯了这种环境就好了,平时尽量不去理会他们就行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倒还觉得挺有意思的!

好了,咱们别再谈论他们了,他们就是那种即便没有道理,也非要搅和出三分理来的人,要是让他们占到一点点道理,更是能把人折腾得家破人亡。我现在在这里看着这两头熊,李叔你先回去叫些人过来,咱们一起把这两头熊抬回去!”

李大宝听完赵卫国的安排,点了点头,随后就转身回去找人了。毕竟在这个地方,赵卫国早已经把小黄营子当作自己的后花园一样熟悉和自在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黄成柱心里有些后悔当初救了阎解放和刘光天,一路上都没有跟他们说过一句话。

阎解放和刘光天心里也清楚村长黄成柱还在气头上,不过,他们从小在大院里耳濡目染形成的观念,让他们觉得自己当时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错误。

就在赵卫国守着那两头黑熊的时候,在帝都的四合院里,正发生着另外一件事情。

阎埠贵手里拿着一封信,内心已经纠结烦躁了整整三天,就连觉都没睡好。

以前的时候,他还能和赵家的人聊上几句话,可如今,他不仅不再是四合院里众人称呼的三大爷,还成了一个在街上打扫卫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