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舰队雏形(1 / 2)

“启程号”的雄姿占据了新闻频道和联盟内部网络的头版头条,狠狠地为所有参与者刷了一波成就感和凝聚力。但林启和王姐都清楚,单靠一艘“启程号”,无论是探索未知星域还是应对潜在威胁,都显得有点形单影只。

“巡天者”系列运输舰是好用,但那是勤恳的“太空卡车”,不是能征善战的“护卫骑士”。于是,在“启程号”进行最后系统联调的同时,一个规模稍小但速度更快的“雏鹰”计划,在几个核心工业据点悄然启动。

目标是:打造一支以“启程号”为核心,由多艘功能各异的中小型舰船组成的护航与侦察舰队。

林启带着“零”和几个核心工程师,化身“星际包工头”,开始在几个拥有最强工业能力的据点之间频繁穿梭。

第一站是北欧堡垒城。这里保留了旧时代最精密的加工技术,巨大的地下车间里,机床轰鸣,激光切割着特种合金板材。

“我们要的是‘眼睛’和‘匕首’,”林启对堡垒城的首席工程师,一个一丝不苟、连工装都熨得笔挺的老太太说道,“高速侦察舰,强调隐身性能和传感器灵敏度;轻型突击舰,要求高机动性和瞬间爆发火力。”

老太太扶了扶眼镜,指着全息蓝图:“高速侦察舰的流线型外壳和吸波涂层没问题,但你们要求的‘非牛顿流体装甲’核心配方,什么时候能到位?突击舰的脉冲引擎小型化,热管理是个大问题,‘钢铁烙印’那边提供的冷却晶格样品,测试结果并不理想。”

“零”立刻接口:“‘非牛顿流体’的稳定剂数据包,已通过加密链路发送至您的终端。关于冷却晶格,建议采用‘知识圣所’提供的第七代碳硅复合材料,结合3d打印技术制造多孔仿生结构,散热效率可提升百分之四十二。”

老太太眼中精光一闪,立刻在操作台上调出数据验算,片刻后,嘴角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很好。那么,第一批三艘侦察舰、两艘突击舰,九十天内交付。”

离开北欧堡垒城,下一站是赤道联合。这里拥有充沛的太阳能和地热能源,以及规模庞大的组装船坞。

赤道联合的负责人,那个曾经在通讯里激动吼叫的中年汉子,现在对林启恭敬无比:“林指挥官!您放心!您给的‘工蜂级’通用护卫舰蓝图,结构简单,模块化程度高,最适合我们大规模生产!我们已经开辟了三条生产线,原材料管够!就是……就是那个集成武器系统的火控计算机,有点卡脖子……”

“零”再次化身技术救火员:“标准火控计算机的替代方案,使用我们提供的开源代码和通用芯片,配合简易AI辅助,性能可达原版的百分之八十五,足以应对常规威胁。相关技术包已发送。”

负责人大喜过望:“够用!绝对够用!百分之八十五足够了!咱们的小伙子,用土办法都能给它发挥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威力!”

最后一站,是已经全面合作的“钢铁烙印”。哈洛将军亲自陪同林启参观了他们的军工生产线。这里弥漫着硬核的军事风格,生产的舰船装甲更厚,火力也更猛。

“按照你们的要求,‘磐石级’重型护卫舰。”哈洛指着一艘正在合拢的、棱角分明、看起来就十分耐揍的舰船,“重点强化了正面装甲和点防御系统,适合为‘启程号’抵挡正面火力。就是能耗高了点,引擎有点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