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天者”号在黑石平原的惊鸿一瞥,效果拔群。
哈洛将军和他的“钢铁烙印”虽然没有立刻宣誓效忠,但态度已经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从强硬拒绝变成了“愿意就具体合作事项进行深入探讨”,并且主动开放了几个边缘矿点的勘探权,作为“诚意”。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伴随着那段由“钢铁烙印”士兵偷偷用个人终端录下的、模糊但足以震撼人心的“演习”视频,在联盟内部网络里疯传。
一时之间,那些还在观望、讨价还价,甚至暗地里搞小动作的势力,瞬间安静如鸡。通讯频道里再也听不到“知识圣所”那种拐弯抹角索要核心数据库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务实(甚至带点谄媚)的合作请求。
“赤道联合愿意提供他们所有的热带农业数据和劳力,只求优先获得一套小型生态穹顶的建造技术支持!”
“北欧堡垒城表示,他们的稀有矿物可以优先、低价供应给联盟,希望能在他们的城市试点建立反重力公共交通系统!”
……
主控室的喧嚣终于从“菜市场吵架”模式切换成了“高效指挥中心”模式。
林启总算能喘口气,把具体谈判甩给王姐和她迅速组建起来的外交(兼砍价)团队,自己则一头扎进了更庞大、也更令人头疼的工程——如何把这些口头上“愿意合作”的据点,用实实在在的工业和生产线,重新连接起来。
“零”提供的技术蓝图是超前的,但要把它们变成现实,需要的是整个地球残存工业体系的支撑。这就像给你一份光刻机的设计图,但你得先从挖沙子炼硅开始。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重建全球基础的能源和材料供应链。” 在扩大的战略会议上,林启指着全球地图上被点亮的一个个光点,“‘元’的数据库里有高效聚变反应堆的小型化方案,但我们需要氘、氚,需要高纯度稀土,需要特种合金……”
“赤道地区的几个据点,可以负责初级原材料的开采和粗加工。” 王姐调出资料,“他们拥有旧时代的部分采矿设备和大量人力。”
“北欧堡垒城和‘钢铁烙印’控制的区域,拥有相对完整的重型机械制造能力和精密加工车间。” 技术负责人小楚推了推眼镜,兴奋地补充,“可以承担关键零部件的制造。”
“运输呢?” 雷抱着胳膊,“总不能靠咱们的‘巡天者’号当快递小哥吧?那也太奢侈了。”
“恢复部分空中和地面运输线路。” 林启点了点几个关键枢纽,“利用我们提供的抗干扰通讯技术和基础的自动驾驶模块,先打通几条主要干道。另外,‘零’提供了一种低空、低速的‘工蜂’式货运无人机设计方案,结构简单,能耗低,适合在各据点之间进行小批量物资转运,可以尽快铺开生产。”
计划很美好,但执行起来,困难层出不穷。
最大的问题就是——标准不统一。
“报告!赤道那边发来的第一批矿石样本,纯度只有标准的百分之七十,杂质太多,根本无法直接用于聚变核心的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