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之脊’……‘织网者’的重点巡逻区……”小孙的脸色比仓库的金属墙壁还要白,声音发颤,“这哪里是去找材料,简直是去给它们加餐!”
白瑾抱着她那闪着幽蓝光泽的机械义臂,斜靠在门框上,语气带着惯有的嘲讽:“怕了?星环里可没有安全屋。ZKc晶体要是那么容易到手,‘星尘’前哨站也不会连个求救信号都发不全。”她目光扫过林启和王姐,“不过话说回来,你们那个能偷看过去的玩意儿,能不能先帮我们看看‘虚空之脊’现在什么情况?总比两眼一抹黑冲进去送死强。”
这个提议让王姐和林启心中一动。利用“观测之眼”进行战术侦察,这确实是它除了寻找历史真相外的另一个重要用途。
“可以尝试。”王姐谨慎地回应,“但我们需要‘虚空之脊’更精确的坐标,以及……一个足够近的、相对安全的观测锚点。直接观测高价值目标区域,被‘织网者’感知的风险太大。”
老猫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他慢悠悠地开口:“坐标不是问题。至于锚点……”他看向白瑾,“‘暗礁’那边,最近还算安静吧?”
白瑾皱了皱眉:“‘暗礁’?那鬼地方离‘虚空之脊’是够近,但也是个辐射超标、信号混乱的破烂坟场,而且指不定藏着什么……”
“够近,够乱,才能掩盖你们那宝贝仪器的动静。”老猫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就这么定了。白瑾,你带他们去‘暗礁’,协助他们建立观测点。搞清楚‘织网者’在‘虚空之脊’的布防情况和活动规律。”
他转向王姐和林启,语气带着一丝警告:“记住,这是合作。你们提供情报,我们提供渠道和庇护。别耍花样,在星环,背叛者的下场比落在‘织网者’手里更惨。”
脆弱的合作协议下,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和相互提防。
准备时间只有一天。王姐和小张小孙忙着优化“观测之眼”的便携性和隐蔽性,将其关键部件拆解,准备转移到白瑾提供的、那艘代号“夜枭”的改装突击舰上。林启则抓紧时间恢复精神力,并更深层次地熟悉“理论之基”晶体,试图掌握更精细的能量控制技巧,以降低观测时被发现的风险。
白瑾也没闲着,她带着几个“避难所”的伙计,对“夜枭”进行了紧急检查和武器系统调试。这艘船看起来比“隼”式更加破旧,船身上布满了修补的痕迹和不明意义的涂鸦,但它的引擎轰鸣声却异常沉稳有力,显然内部经过了大刀阔斧的改装。
第二天, “夜枭”载着林启、王姐和白瑾(小张和小孙留守,负责维护仓库实验室),悄然滑出“避难所”的隐蔽船坞,如同一条黑色的幽灵,汇入破碎星环那布满尘埃和残骸的航道。
“暗礁”区域名副其实。这里曾经是一颗富含稀有矿物的小行星,在被掏空并经历多次武装冲突后,只剩下一个千疮百孔、布满金属碎片的巨大空壳,如同宇宙中漂浮的、腐烂的鲸鱼骨架。强烈的背景辐射和混乱的引力场使得这里的传感器效果大打折扣,确实是藏匿和秘密观测的理想地点。
“夜枭”小心地避开漂浮的障碍物,最终钻进了一个巨大的、仿佛被巨兽啃咬出的破口深处,关闭引擎,静静潜伏下来。
“就是这儿了。”白瑾拍了拍驾驶座,指着舷窗外那扭曲的金属景象,“这鬼地方能干扰大部分扫描。抓紧时间布置你们的‘大眼睛’,我可不想在这儿待太久。”
在“夜枭”狭窄的货舱内,林启和王姐迅速将“观测之眼”重新组装起来。这一次,他们加装了多频段信号干扰器和能量波动阻尼器,力求将观测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目标:观测‘虚空之脊’核心区域,‘织网者’活动实时情况。持续时间:三十秒。聚焦宏观态势,避免深入探测单个目标。”王姐设定了保守的参数。
林启点头,再次进入那种高度专注的状态。他连接“理论之基”晶体,引导着“观测之眼”的能量,如同一根极其细微的探针,小心翼翼地刺向“虚空之脊”的方向。
控制台上,模糊的影像开始浮现。那是一片布满巨大、嶙峋小行星的星域,在这些小行星的阴影和缝隙中,隐约可见“织网者”那种生物机械风格的小型巡逻艇在穿梭,如同在巢穴附近巡逻的工蜂。它们的数量确实比平常区域密集得多。
就在观测时间即将结束时,林启的感知边缘,忽然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异常、与“织网者”的混乱暴戾截然不同的能量波动!那波动非常隐蔽,仿佛被刻意掩盖,带着一种……冰冷的秩序感和某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