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深耕新土(2 / 2)

天启二十二年,唐汉王国迎来了立国以来最好的年景。

建安城人口突破十万,成为新大陆最繁华的都市;全国粮食产量翻番,首次实现自给自足;各矿场金银铜铁产量持续增长,国库充盈;最让人欣喜的是,新生婴儿中混血儿的比例已超过四成。

\"这才是立国之本。\"曹植在视察建安大学时,看着课堂上汉夷子弟共读诗书的景象,不禁感慨。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唐汉专注于内政建设时,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西班牙人在加勒比海加速扩张,其探险船队已多次出现在唐汉东部海域。更北方,罗马的商船队也开始了跨太平洋的试探性航行。

一日,董昭带来一份来自遥远故土的特殊文书:“王爷,神州帝国来使,带来了陛下的新年诏书。”

曹植率领文武百官,在新建的承天门广场隆重迎接帝国使团。

使臣宣读的诏书中,皇帝王韧对海外诸王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新的期望:“...尔等跨海开疆,扬汉威于绝域,朕心甚慰。今四海虽定,然教化未周。望尔诸王各守其土,广传汉礼,使王道遍行新洲...”

使团还带来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消息:皇帝正在筹建“远洋都护府”,未来将统筹各海外汉邦与帝国的联络。

这个消息在唐汉高层引起了不同反响。

会后,刘晔私下对曹植说道:“王爷,陛下设立都护府,意在加强帝国对海外诸邦的统辖。我等虽忠心不贰,然则...”

曹植明白刘晔的未尽之言。他沉思良久,缓缓道:“陛下深谋远虑,非我等所能揣度。然唐汉基业,乃陛下亲授,你我只需恪尽职守,不负圣恩即可。”

但他也清楚,帝国的这个举措,意味着海外汉邦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未来的唐汉,需要在忠于帝国和保持自主之间找到平衡。

“加强水师建设,”他下令周循,“我们要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海疆,也要能在必要时,为帝国提供助力。”

与此同时,他要求董昭加强对其他海外汉邦的情报收集:“炎汉、商汉、南汉、明汉,各邦近况如何,我们要心中有数。”

而在安第斯山的深处,一个更大的秘密正在等待发掘。几个采矿的土着在深山中发现了一处古老的遗迹,那里的文字既非汉文,也非任何已知土着的文字,其建筑风格也与周边部落大相径庭。

似乎在这片新大陆上,还埋藏着不为人知的古老文明。这个发现,或许将改变唐汉王国对新大陆的认知。

新的故事,正在平静的表象下悄然酝酿。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