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十八年,冬。
石蛇峡谷大捷的消息传来,建安城一片欢腾。然而曹植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军事征服易,长治久安难。
这日清晨,王府正厅内炭火融融,一场关乎王国未来的朝会正在进行。
“王爷,”国相刘晔率先出列,“我军虽连战连捷,然新附之民未安。臣建议在石蛇峡谷设立都督府,委任得力干将镇守,同时推行仁政,收拢民心。”
曹植颔首:“国相所言极是。子孝已在峡谷修筑要塞,便命名为‘镇夷关’。至于都护人选……”
他目光扫过众臣,最终落在一直沉默的法正身上:“孝直,你素来明察秋毫,安西都护一职,非你莫属。”
法正躬身领命:“臣必竭尽全力,使西境安宁。”
“且慢。”董昭起身,“王爷,新附之地,当务之急是厘清赋税。臣建议轻徭薄赋,每亩仅收三成,另设市舶司,规范商税。”
钟繇接着奏报:“教化之事亦不可缓。臣已在建安城开设三所学馆,收录汉夷子弟三百余人。请王爷下旨,命各归附部落遣子弟入学。”
众人议论纷纷时,毛玠呈上一卷竹简:“王爷,这是臣与土着长老商议后拟定的《新附之地治理章程》,请王爷过目。”
曹植仔细翻阅章程,见其中对土地分配、徭役征发、贸易往来等都做了细致规定,不禁赞许:“孝先用心了。不过……”
他提笔修改一处:“与土着交易,当公平买卖,严禁强取豪夺。违令者,斩。”
朝会持续到午后。各项政令初定后,曹植特意留下周循。
“周将军,水师近来如何?”
周循展开海图:“建安港已扩建完毕,可同时停泊战船五十艘。另据南下侦察的船队回报,海岸线向南千里皆可通行。只是……”
“但说无妨。”
“水手们久离故土,思乡之情日盛。长此以往,恐伤士气。”
曹植沉吟片刻:“传令,准许将士与土着通婚。凡娶土着女子者,赏羊两只,布三匹。”
这个决定很快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月余,已有数百将士成家,建安城内开始出现混血孩童的啼哭声。汉夷之间的隔阂,在烟火气中渐渐消融。
当冬日的第一场雪悄然覆盖了大地,镇夷关的守军们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法正,这位王国的智者,不仅成功地稳定了镇夷关周边的局势,还以他的智慧和口才,说服了三个强大的部落首领,使他们决定归顺王国。这一壮举为王国带来了超过两万的新鲜血液,极大地增强了王国的人力资源和边疆的防御力量。
曹植,作为王国的领导者,对这一成就感到无比欣慰。然而,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由钟繇主持的学馆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