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岛的士兵们回报的消息令人振奋:岛上气候温和宜人,远比非洲沿岸凉爽湿润;土地黝黑肥沃,随手挖掘便见湿土;山林间有清澈的溪流奔涌,淡水水源极为丰富。更令人惊喜的是,岛上似乎并无大型猛兽或密集的土着人口,只有一些奇特的鸟类和植物。
吴砧亲自踏勘了数日,确认此地堪称天赐的海外基地——易守难攻,资源充足,足以支撑起一个大型据点。
探险队采集了各种土壤样本、植物种子和枝条,详细绘制了岛屿沿岸的海图,标注了适宜停泊的港湾和淡水点。吴砧命令士兵们伐木立碑,刻上炎汉字号,以示占领。随后,船队满载着发现与希望,踏上了归程。
消息传回镇西关,一向沉稳的魏延也不禁拍案叫好。他立刻意识到这个被吴砧暂命名为“浮山岛”的发现所具有的战略价值。
魏延站在镇西关的城墙上,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涌动着激动与期待。他深知,这个消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补给站,更可能是帝国通向更广阔西海的跳板,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前进基地。
浮山岛,这个位于西海边缘的神秘之地,自从被吴砧的探险队发现以来,就一直牵动着整个帝国的心。它位于战略要冲,控制着通往西海的咽喉要道,若能在此建立据点,无疑将大大增强帝国的海上力量。
魏延想象着,一旦浮山岛建立起坚固的堡垒,配备上精良的舰队,那么无论是对敌国的海上封锁,还是对远方未知领域的探索,都将变得轻而易举。
此外,浮山岛的地理位置也极为优越,它坐落在温暖的海域,四季如春,资源丰富,可以为过往的船只提供充足的补给。
魏延知道,一旦帝国掌握了这个岛屿,就能在海上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他甚至可以预见,未来的浮山岛将成为一个繁华的商贸中心,各国的商船络绎不绝,带来无尽的财富和繁荣。
然而,魏延也清楚,浮山岛的战略价值同样意味着它将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他必须尽快制定出一套周密的计划,以确保帝国能够稳固地控制这个岛屿。他想到了派遣精锐部队驻守,同时加强岛上的防御工事,确保即使在最恶劣的情况下,浮山岛也能成为帝国的坚强堡垒。
魏延的思绪如同波涛汹涌的海浪,不断翻滚。他深知,这个消息的传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发现,它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帝国将通过海洋力量崛起的新时代。
他深吸一口气,决心将这个消息上报给朝廷,让帝国的决策者们也意识到浮山岛的重要性,共同制定出一个宏伟的海洋战略。
魏延亲自审阅、补充了吴砧的航海日志和海图,将精心包装的土壤、植物样本,连同他本人措辞恳切而充满远见的奏报,派快船火速送往王都。
在奏报中,魏延极力陈词:“陛下,此岛乃天赐炎汉,位处西海要冲,水土丰美,形胜之地。若遣兵民屯驻,筑城修港,则西海之门户为我所扼。”
“进可窥西洋诸邦,退可为镇西关之藩屏。更可为我大汉舟师演练、商贾中转之基业。机不可失,伏乞圣断,早图大计!”
这份来自帝国最西端的报告,连同那来自未知岛屿的泥土芬芳与奇异种子,即将在炎汉王国的朝堂之上,激起怎样的波澜?
帝国的视野,已被魏延和吴砧的这一推,拓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