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南望西顾(2 / 2)

最后钦差私下告知刘备:皇帝对探索通往“炎洲”西海岸(大西洋)的路线极为感兴趣,暗示这可能是一条连接未来其他王爷封地(如明洲、唐洲)的潜在航道。这一消息,无疑为刘备的决策提供了新的方向。

帝国的新旨意和援助,帮助刘备做出了决定。他综合了文武双方的意见,宣布:

“陛下圣虑深远,元直老成持重。南征之事,暂缓进行。然并非无所作为!”

“命魏延将军,领精兵一万,辅以库施仆从军,组建‘西征军’。沿地中海沿岸西进,清剿柏柏尔人部落,勘探地形,寻找并控制沙漠绿洲,最远需抵达‘海格力斯之柱’(直布罗陀海峡)以东,建立前沿哨所,绘制详细地图!”

“命张飞将军,领兵两万,坐镇三角洲南部边境,沿尼罗河构建防线,加固城塞,训练水军,并对南方进行不间断的小规模侦查渗透,收集情报,等待时机。”

“其余诸将文臣,随本王与军师,全力经营三角洲!安置新移民,兴修水利,推广农技,深筑城池,广开学堂!吾等要在这片土地上,真正扎下根来!”

此策可谓老成谋国。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决策者展现了深思熟虑的智慧和长远的眼光。

一方面,他们向西探索,积极回应帝国的战略布局,寻找新的机遇和资源,以期拓展帝国的疆域和影响力。

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关注陆地上的开拓,还特别重视对海岸线的巩固和控制,确保海上贸易路线的安全和畅通,从而为帝国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和资源。

另一方面,对南方保持适度的压力和持续的侦查活动,这不仅是为了保持对潜在敌人的威慑,更是为了在未来时机成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军南方,扩大帝国的版图。

通过这种方式,帝国能够确保在战略上占据主动,同时避免因盲目扩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最为核心的是,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全力消化已征服的三角洲地区,将其彻底转化为炎汉王国的人力、物力和文化基地。

这一过程涉及到对新征服地区的全面整合,包括但不限于政治制度的融合、经济资源的开发、以及文化的同化。

通过建立稳固的行政管理体系,确保新地区的稳定和秩序,同时通过教育和文化推广,使当地居民逐渐认同并融入炎汉王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经济方面,帝国将投入大量资源,开发三角洲地区的农业潜力,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利用该地区的地理优势,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通过这些措施,三角洲地区将成为炎汉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为帝国的繁荣和强盛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文化层面,将通过建立学校、图书馆和文化中心等设施,推广帝国的语言和文化,加强与当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帝国的凝聚力,还能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长期稳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总之,这一战略的实施,将使炎汉王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获得全面的提升和发展,为帝国的持续繁荣和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

帝国的力量再次注入,炎汉王国的机器开始朝着两个新的方向缓缓开动。未知的西方沙漠与神秘的南方雨林,同时进入了汉人的视野。

征服与开拓的故事,即将翻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