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北虏南舟(2 / 2)

他利用青岛优质的木材和不断改进的蒸汽机,设计建造了更大的“镇远级”战舰,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五百吨,装备有改进的巨型弩炮和初步实验性的、利用蒸汽投射石弹的装置(原始蒸汽炮的雏形)。

他在信中兴奋地写道:“…‘镇远’巨舰,劈波斩浪,稳如磐石!载兵五百,载货数千石,跨海远征,底气足矣!臣已试航至琉球、流求(台湾),皆旬日往返,海外土人见巨舰黑烟,皆惊为天神…”

与此同时,通往沿海的“运煤驰道”在格物院的技术支持和数十万民夫的奋战下,已初步贯通。

虽然“蒸汽机车”尚在试验,但四轮重型马车在平整的驰道上效率大增,煤炭得以源源不断输送至港口,再由蒸汽运输船队送往青岛。能源瓶颈得到极大缓解。

甘宁甚至开始以青岛为基地,组织小规模探险队,向东方的各个岛屿,进行探索,绘制海图,建立补给点,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海洋扩张做准备。

帝国的触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大洋深处延伸。

北方的新情报和南方的顺利进展,促使王韧对全球战略进行了细微而关键的调整。

他在御前会议上指出:“北方之敌,恐成心腹之患,其害或在匈奴之上。然全球布武之策,不可因此停滞,反需加速!”

“刘备、周不疑之陆路西征,照常进行,此为帝国西向之骨干。”

“然海军重心,需略作调整。甘宁所部,除保障各位王爷跨海外,须分出得力舰队,向北巡弋!”

“命甘宁组建北海水师,以青岛为基,向东北方向,沿虾夷(北海道)、库页岛方向,探索航道,绘制海图,寻找可能自海上威胁我北疆之敌踪,并与张辽之北探都尉府保持联络!”

“告诉甘宁,他的舰队,将是未来可能从海上打击北方之敌的铁拳!”

帝国的战略布局,从单纯的陆上长城防御和全球远征,开始向海陆并重、南北呼应演进。北方的威胁,反而刺激了帝国海军向更北的未知冰海进军。

神都洛阳,如同一个巨大的大脑,同时处理着来自北方冰原的警报和南方海洋的捷报。

王韧站在巨大的舆图前,目光在代表未知北方的巨大空白和代表汹涌海洋的蓝色区域之间来回移动。

一边是蛰伏的冰原之狼,一边是腾飞的钢铁海龙。

帝国的命运,将在这北虏与南舟的博弈与开拓中,走向一个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充满挑战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