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驱虎吞狼(2 / 2)

“正是。”贾诩点头道,“我们可以表面上与曹操联合灭吴,实则暗中助孙权抵抗,延长战争时间。待双方精疲力竭,再一举平定江东。”

庞统眼睛一亮:“此计甚妙!还可派一支奇兵北上,趁曹操主力南下之际,夺取宛城、新野,扩大我们在北方的势力范围。”

徐庶却面露忧色:“此计虽妙,但风险极大。若曹操识破,可能先联合孙权对付我们;若孙权溃败太快,曹操将独大。”

争论再起,王韧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凝视着那些代表各方势力的小旗,仿佛看到了千军万马在其后奔腾。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王韧缓缓说道,“但我想先听听诸葛孔明的意见。”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皆露惊讶之色。庞统皱眉道:“主公,诸葛亮隐居伏牛山,一心教导刘禅,未必愿意出山参与此事。”

王韧微微一笑,道:“我并非要他出山,只是想听听他的见解。元直,你与孔明有旧,可否替我走一趟伏牛山?”

徐庶起身拱手道:“庶愿往。”

就在这时,门外亲兵高声通报:“报——曹操密使到!”

厅内众人面面相觑,王韧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笑道:“来得正好。请密使稍候,我亲自出迎。”

片刻后,王韧在正厅接见了曹操的密使,一位面容清癯、举止从容的中年文士——荀攸。

王韧心中一震,没想到曹操竟派来了心腹谋士荀攸,足见对此事的重视。他连忙行礼,笑道:“原来是公达先生亲至,韧有失远迎,见谅,见谅。不知丞相有何指教?”

荀攸微微一笑,从容还了一礼,自袖中取出一封信函,说道:“丞相有亲笔书信在此,请楚侯过目。”

王韧接过信函,拆开细读。信中,曹操以极为客气的口吻提议两家联合,共同讨伐孙权,并约定事成之后,以长江为界,江北归曹操,江南归王韧。

读完信,王韧不动声色地将信递给身旁的庞统,然后对程昱笑道:“丞相厚爱,王某受宠若惊。不过此事关系重大,容我与部下商议后再给答复。公达先生远道而来,不妨先在驿馆休息。”

荀攸似乎早有预料,拱手道:“理应如此。攸静候佳音。”

荀攸临出门之际,突然回头对王韧说道:“今日堂上未见贾文和先生,想必已北归了吧。丞相对此非常关注。特叮嘱攸催促此事。”说罢,回头出门而去。

送走荀攸后,王韧立即召集核心谋士密议。

“曹操此计,名为联合,实则是想让我们与孙权两败俱伤。”庞统首先发言道:“若我们真出兵攻吴,曹操必会坐收渔利。”

贾诩却道:“未必。曹操现在最大的威胁是孙权的水军。若我们能从南面牵制孙权水军,曹操从北面渡江将容易得多。此乃各取所需。”

“问题是,曹操可信吗?”徐庶质疑道:“此人奸诈多谋,背信弃义之事做得还少吗?”

王韧听着谋士们的争论,心中权衡着利弊。忽然,他想起一事,问贾诩道:“先生,前日你提到的‘驱虎吞狼’之计,与曹操的提议颇有相通之处。”

贾诩点头:“正是。我们可以将计就计,表面答应曹操,实则控制战争节奏。待曹孙两军胶着之际,再寻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