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有一个进山采药的汉人郎中,救了下他母子。母亲便给他取名叫向汉。他的武艺是母亲教的。最终,张辽收下了他。
另一个是一位青年叫沙僧。他是一个孤儿,在蛮人中吃百家饭长大的。
他曾经把自己讨来的饭,施舍给一个游方的老年蛮僧。
那蛮僧却不是一个纯正僧人。他吃了沙僧的饭以后,便在沙僧家里住了下来。
蛮僧先是教会了沙僧射箭打猎,两人便有了肉吃。
那蛮僧从来不自己动手。按他的话说,他不能杀生。但别人杀的,他可以吃肉。
这一住就是多年,而小沙僧也渐渐长大了。
他原来并没有名字。邻里只知道他姓沙,都叫他小沙子。
他15岁那年,那蛮僧给他取名叫沙僧。听起来有点像“杀生”。
又过了几年。那老僧人去世了。沙僧埋葬了老僧以后,便去投军了。
这是他跟着樊会,第一次出山抢劫汉人。还没抢到东西,便被俘虏了。
按他自己的说法,他还没有动手,大家都扔下兵器投降了,他也就随着投降了。
张辽让邢道荣同他下去,过了几招。结果,让张良吃了一惊。邢道荣在沙僧手里竟然没撑过10招。
张辽。便把两人都收进了自己的亲兵队,并让沙僧做了亲兵队的副队长。他把向汉带在自己的身边。
因为小向汉,张辽意识到,有一件事情他必须先做。就是让加入汉军的这些蛮兵,先回家把自己的亲人接出山来,安置好。
这3000多人里边,有2000多是有家属的。前面跑了一个樊会,张辽怕他对这些士兵的家属不利。
他让沙僧带领五百汉兵,陪着这3000多蛮兵,回去把自己的亲人接出来。
他把兵刃也都还了他们,因为这些蛮人都以山神的名义发下了誓言。
所以张来也不怕他们反悔。这个时候,蛮人对神明还是从心里畏惧的。以山神的名义起誓,就是最好的约束。
因此张辽在沅陵又耽误了几天,不过他也又收获了2000多蛮兵。
因为回去搬家的蛮兵又带出了许多人,而且这次有一些俘虏回去后,也跟着把自己的亲人接出了山,然后报名加入汉军。
开始是因为他们有所顾虑,看到张辽派人护送他们搬家,他们自然也就把家人搬出来了,顾虑也就不存在了。
这一下张辽的队伍壮大了许多。这为他后来彻底征服五溪蛮打下了基础,
因为这些人都是天生的山地兵,以蛮治蛮,绝对比他带着汉军进山里同蛮人打游击强得多,
而徐越辖下的人口也增加了四千多户,得了一个不小的政绩。
张辽在沅陵的所作所为,很快就传到了辰阳,引起了两位蛮族头领的注意,这给张辽带来了一番奇遇,成就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