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尸忆破案局 > 第116章 消失的密钥

第116章 消失的密钥(2 / 2)

她的话点醒了李振。警方立刻对两名密钥保管员进行了更严格的搜查和问询,重点询问近期密钥是否离开过他们的视线,或者有无异常情况。

保管员老王在反复追问下,终于想起一个细节:大约五天前,银行系统进行过一次年度消防设备检查和维护,当时有设备供应商的技术人员进入过密钥室附近区域,检查烟雾报警器和灭火器。当时他和部长都在场,密钥并未离开保险柜,但那个技术人员曾在保险柜附近停留过片刻,摆弄过他的检测设备。

“那个技术人员!立刻找到他!”李振下令。

警方很快锁定了那家消防设备公司的技术人员,张伟。张伟表现得很镇定,声称当天的检查一切正常,并提供了详细的工作记录。对他的住所和车辆进行搜查,也一无所获。

案件再次陷入僵局。张伟有嫌疑,但没有证据。

与此同时,技术部门对那点胶状残留物的分析结果出来了——那是一种遇热会迅速失去粘性的特种微粘胶,常用于某些精密设备的临时固定,在常温下粘性很弱,但冷却后几乎不留痕迹。

“遇热失去粘性……”江雨沉吟着,她再次查看密钥室的监控录像,重点关注消防检查那天张伟的行动。录像显示,张伟确实在保险柜附近操作过一个类似热成像仪的设备。

“热成像仪……”江雨脑中灵光一闪,“李队,密钥室的空调温控记录调出来了吗?”

银行方面提供了密钥室的温控记录。记录显示,在消防检查当天,密钥室的空调系统曾短暂关闭了大约十五分钟,据说是配合检查进行系统重启。而在空调关闭期间,室内温度有轻微上升。

一个大胆的推测在江雨脑海中形成。

她让技术员找来了一个同型号的保险柜和一把类似的钥匙进行模拟实验。

实验证实了她的猜想:张伟利用消防检查的机会,在保险柜底部不易察觉的位置,用那种特种微粘胶,粘住了一根极细的、近乎透明的 高强度钓鱼线 ,线的另一端,则连接在密钥的钥匙环上。当时密钥在保险柜内,由于胶的粘性,线被固定住。

随后,他借口检查,短暂关闭了空调。密钥室温度上升,导致微粘胶粘性急剧下降。这时,他只需要在门外通道(监控盲区),通过某种方式(例如利用通风管道口或者预先布置的微小机械装置)轻轻拉扯那根钓鱼线,钥匙就会被从保险柜底部的缝隙里慢慢拖出来!由于钥匙本身不大,且胶已几乎失效,这个过程可以非常缓慢和安静,不会引起注意。钥匙被拖出保险柜后,会落在底部与地面的缝隙附近,他再利用其他机会(比如假装系鞋带)将其取走。而那点胶状残留物,正是在拉扯过程中残留下来的!

整个计划利用了温度变化、物理特性和监控盲区,设计得极其精巧!

警方立刻重新审讯张伟,并出示了模拟实验证据。面对这无懈可击的推理,张伟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承认了犯罪事实。他受雇于一个国际盗窃集团,该集团专门策划高难度、高价值的盗窃行动。此次行动的目标并非金库内的现金(那需要突破更多防线),而是为了获取这把具有象征意义和极高研究价值的古老金库密钥,用于仿制和研究,为后续更大规模的犯罪做准备。

根据张伟的供述,警方在一个公园的树洞里,起获了被妥善包裹藏匿的金库密钥。

密钥失而复得,一场潜在的金融灾难得以避免。人民银行连夜升级了安防系统,并对所有关键环节进行了彻查。

案件结束后,李振站在修复如初的密钥室前,久久不语。罪犯的手段并不暴力,却将物理、化学和心理运用到了极致,几乎完美地利用了系统的每一个微小漏洞。

江雨坐在轮椅上,轻轻吐出一口气。这个案子提醒她,在现代安防体系下,犯罪也在向着更加精细化、技术化和非接触化的方向发展。守护者不仅需要力量与勇气,更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极致的耐心和见微知着的洞察力,才能在那看似无懈可击的铜墙铁壁上,找到那细微的裂纹,并给予致命一击。这场无声的智力战争,远比刀光剑影更加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