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没有打草惊蛇,而是加强了对“版本B”周天豪的隐秘监控,试图找出其行动规律和可能的联络人。同时,动用所有技术手段,搜寻真正周天豪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监控发现,“版本B”周天豪的生活极其规律,除了必要的商业活动,几乎深居简出,且身边总是跟着几名新雇佣的、背景神秘的保镖,很难接近。他的通讯也经过了高度加密和反监听处理。
案件似乎陷入了僵局。对手的准备非常充分。
转机出现在一次“版本B”周天豪出席的慈善晚宴上。一名经验丰富的侦查员伪装成侍者,近距离观察时,敏锐地注意到,“周天豪”在饮酒时,喉结滚动的频率和幅度,与过往录像中真正的周天豪有细微差别。更重要的是,他偶尔会下意识地用右手小指轻轻敲击桌面,这是一个在真正周天豪身上从未出现过的习惯性动作!
这个敲击动作,成为了识别替身的关键特征!
警方据此加强了对所有监控录像的筛查,终于在一个路边超市的隐蔽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中,发现了“版本B”周天豪在替换身份前,与一名戴着鸭舌帽的男子短暂接触的影像。该男子身形瘦削,行动敏捷,反侦察意识极强,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但技术部门通过图像增强和人像比对,还是锁定了这名男子——他是一个绰号“影子”的国际职业中间人,专门负责策划和执行各种高难度的欺诈和替换任务。
抓住“影子”,就能找到突破口!
国际警方同步行动,很快在欧洲某个小国将“影子”抓获。“影子”面对证据,爽快地承认了受雇策划“周天豪替换计划”,但他声称自己只负责安排替身的训练和初期替换,并不知道真正周天豪的下落,后续操作由另一组更专业的人负责。
根据“影子”提供的有限线索,警方顺藤摸瓜,最终在邻市一个废弃的化工厂地下密室中,找到了被囚禁多时、憔悴不堪但生命无虞的真正周天豪。他被注射了镇静药物,并受到严密看守。
原来,替换计划是由一个国际金融鳄鱼集团策划,目的是通过控制周天豪,操纵宏远集团的决策,进行利益输送和资本市场操作,牟取暴利。他们花费数年时间寻找并训练替身,时机成熟后便实施了替换。
随着真正周天豪的获救,“版本B”替身及其同伙迅速被控制。宏远集团内部与外部势力勾结的高管也被一并揪出。
案件宣告破获,一场可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动荡的阴谋被扼杀在摇篮中。
然而,此案带给人的震撼远未结束。它展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犯罪模式——不再是简单的绑架或刺杀,而是通过精细的模仿和替换,悄无声息地“窃取”一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犯罪对社会的信任基础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江雨在案件总结中写道:“当外貌和行为都可以被精准复制时,个体的唯一性该如何界定?法律和社会又该如何防范这种‘身份窃取’的终极形式?这不仅是一个刑侦课题,更是一个关乎社会伦理和未来安全的深刻命题。”
滨海市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但“替身”带来的阴影,却如同一声警钟,长久地回荡在人们心中,提醒着他们,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可能隐藏着超越想象的诡计与危机。而守护者的目光,必须变得更加锐利,能够穿透一切伪装,直抵真相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