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尸忆破案局 > 第106章 镜像迷宫

第106章 镜像迷宫(1 / 2)

沈渊声波案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滨海市刑侦支队又接到了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报案。这一次,报案人是市内一家顶级私人心理诊所——“心镜轩”的首席心理医生,杜维伦博士。

杜博士在电话里的声音失去了往日的沉稳,带着明显的困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李队长,我需要警方介入。我的几位病人……他们的情况非常不对劲,我怀疑……可能涉及外部人为干预。”

“人为干预?具体指什么?”李振追问。

“镜像紊乱……或者说,是某种强化的、扭曲的自我认知。”杜维伦组织着语言,“我有三位病人,他们分别患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职业焦虑和关系依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本已初见成效。但就在最近一两周,他们的情况急剧恶化,并且出现了一种……高度一致的怪异行为。”

“什么行为?”

“他们开始极度痴迷于照镜子,但不是为了整理仪表,而是……与镜中的自己进行长时间的、激烈的‘对话’和‘争辩’。他们声称镜中的影像拥有独立的意志,在‘教导’他们、‘批评’他们,甚至‘命令’他们。他们的现实行为开始受到镜中影像的显着影响,变得极端、偏执,其中一位甚至有明显的自残倾向。”

与镜中影像对话?李振皱起眉头,这听起来更像是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状。

“杜博士,这听起来像是病情本身的恶化……”

“不,李队长,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杜维伦打断他,语气急切,“但我仔细对比了他们的病历和治疗记录。这种突变是突然发生的,时间点高度集中。而且,三位病人彼此素不相识,生活环境、病因各不相同,却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如此相似且特异的症状转变,这不符合精神疾病的一般发展规律。更关键的是……”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我尝试在他们的‘对话’中进行引导和询问,发现他们镜中影像‘教导’的内容,虽然扭曲,但逻辑结构异常清晰,并且……似乎都指向同一种极端化的、否定现实联结、追求绝对自我控制的哲学体系。这太刻意了,像是一种……植入!”

“植入?”李振的心猛地一沉。如果杜维伦的怀疑成立,那就意味着有人正在利用某种未知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心理疾病患者进行意识干预和扭曲,这无疑是极其恶劣且危险的犯罪行为。

他立刻将情况通报给江雨和研究室。这种涉及深层心理操控、行为诱导的诡异案件,正是他们需要攻克的难题。

江雨在听取汇报后,敏锐地抓住了几个关键点:特定心理诊所、特定类型的病人(存在认知脆弱点)、突然且一致的症状恶化、镜中影像的“教导”、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统一扭曲理念。

“这像是一次……精准的‘意识病毒’投放实验。”江雨在研究室的分析会上说道,“凶手选择‘心镜轩’和特定类型的病人,可能是因为这里汇集了他需要的‘实验样本’。他利用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方法,放大了病人原有的心理创伤或认知偏差,并植入了统一的扭曲信念,观察其反应和变化。”

“方法呢?”林薇提问,“如何能远程、精准地影响多人,并制造出与镜中自我对话这种特定症状?”

“镜子是关键。”江雨沉吟道,“镜子是自我认知的重要媒介。凶手可能利用了某种技术或心理手段,扭曲了病人对镜中影像的感知。也许是视觉层面的干扰,也许是听觉层面的暗示,或者……两者结合。”

她建议李振从几个方向入手:

1. 彻底调查“心镜轩”:包括所有医护人员、工作人员、近期访客、甚至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寻找任何可能的异常或侵入痕迹。

2. 对三位受害者进行深度访谈和环境勘查:重点排查他们近期接触过的特殊物品、去过的特殊场所、使用过的电子设备(尤其是可能带有摄像头或屏幕的设备),寻找共同点。